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9日
唐赢:种粮大户逐梦希望的田野
  □ 记者 张艺楠
  金秋时节,贵池区墩上街道山湖村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在一大片金黄色稻田中,记者见到了种粮大户唐赢,他正在做收割前的准备工作。“今年水稻长势好,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年。”近年来,乘着乡村全面振兴的东风,唐赢勤劳致富,也带动了很多村民增收致富,展现了新时代农民风采。
  早年间,唐赢和许多农村青年一样,为了生计离开家乡、进城打工。在外打拼的日子里,唐赢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在了解到党的一系列惠农好政策后,唐赢萌生出返乡承包田地种粮的想法。“土地是农民的根,是我们的希望,看着大量农田抛荒,感觉很心疼。”唐赢说。于是,他放弃了城市的工作,返乡承包了120亩农田。
  万事开头难。创业之初,由于遭遇水灾,加之缺少技术,第一年就亏损了5万多元。“那时候,亲戚朋友觉得我不是种田的料,都劝我继续出去打工。”唐赢回忆说。但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唐赢主动向有经验的农民求教,向农技人员学习,很快学会了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有了技术支持,种田的抗风险能力就大大提高了。”在此后的几年中,唐赢种植的水稻亩产比周边农户高出10%左右。
  如今,唐赢已经成为贵池区第一个种粮面积突破1000亩的种植大户。为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唐赢积极参加各类农业技术培训。村民们也开始跟着唐赢,共同发展水稻种植产业。“唐赢脑子活、肯钻研,跟着他干一定不会吃亏。”村民王强龙的一番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在唐赢的带领下,村民们的水稻种植业逐渐走上了规模化、专业化的道路。“每当有空闲时间,唐赢都会到田间地头与我们交流种植经验,帮助大家解决种植难题。”王强龙说。2014年,在墩上街道的支持下,唐赢成立了赢亮水稻专业合作社,集种植、收购、农副产品加工于一体,解决了当地大户们的粮食烘干和贮存问题。
  随着水稻种植业发展的风生水起,唐赢又将目光投向发展特色农业,他认为,只有打响特色品牌,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才能让农民获得更大收益。“山湖村水面资源丰富,邻近长江,非常适合种植芡实。”唐赢说。前些年,他开始小面积试种芡实,获得了不错效益。随后,他将种植经验和优良种苗与村民分享,在他的带领下,村里芡实种植规模越来越大,山湖村的名气也大大提高。“他身上总有一股闯劲,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合作社成员唐月禾说。近年来,在唐赢的带领下,村里先后成立了20余家合作社,也培养出唐善金、唐月贵等多名种植能手。
  这几年,唐赢先后获得了“安徽省种粮大户”“全国种粮大户”“全国劳动模范”等诸多荣誉。“这些都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帮助和村民们的支持,激励我今后更加努力工作,回报社会、回报乡亲。”唐赢感慨道。
  在唐赢的影响下,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返回家乡,加入唐赢的农业合作社。近年来,依靠土地流转和合作社带动,村集体每年增收超60万元。“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唐赢及合作社的发展,继续鼓励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扎实推进山湖村全面振兴,助力全村‘共富梦’早日实现。”山湖村党总支书记胡胜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