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3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1日
辅具适配“小切口” 扶残助残“大民生”

  □ 通讯员 朱苏琴

  为满足残疾人对辅助器具的需求,进一步提升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今年以来,青阳县积极推进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工作,着力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个性化、便捷化的辅助器具服务。

  据县残联康复和辅具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基本型辅具适配补贴分实物适配和限额补贴,经前期细致摸底后,县残联先了解残疾人对辅助器具的需求,根据需求评估情况后,再精准适配辅具。

  家住蓉城镇牌楼村的康康(化名)今年10岁,弟弟苗苗(化名)7岁,双双被诊断为脑性瘫痪,他们的父母靠打零工补贴家用,生活较为拮据。县残联工作人员在了解实际情况后,为他们适配了股四头肌训练椅、下肢康复器,并为他们提供足踝矫形器补贴2400元。“辅具补贴帮我们减轻了经济负担,有了这些康复器材、矫形器具,孩子在家就可以进行简单的康复训练,很方便!”康康的妈妈吴女士说。

  2023年2月,家住杨田镇上东堡村的徐克勤,在工地务工时因意外导致小腿截肢,造成肢体三级残疾。在咨询了基本型辅具适配补贴政策后,徐克勤选择一家假肢生产企业对其进行评估、取模,安装了小腿假肢。今年6月,徐克勤收到了3000元补贴,他高兴地说:“申请这项补贴流程很简便,补贴能减轻我们的经济负担,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心。”

  县残联在推进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工作过程中,从轮椅、拐杖、假肢矫形器,再到各类生活辅助用品,都确保发放器具的精准性和适配性。县残联工作人员还时常到残疾人家中,宣教辅助器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他们正确使用辅具进行康复、生活和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持证残疾人基本型辅具适配补贴128人。

  同时,县残联积极落实其他各项涉残民生实事,完成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975人,完成率221.59%;完成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转介63人,完成率126%;为37名就业年龄段有培训需求的残疾人开展就业创业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完成培训任务100%;为2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

  残疾人是特殊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县残联将始终把涉残民生实事摆在残联工作中的重要位置,打造只填一张表、只跑一次路、只建一份档的“三个一”工作机制,打通民生实事落地“最后一公里”。持续强化要素保障,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把残疾群众的急难愁盼转化为他们满满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