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8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1日
一生耕耘忙 万亩稻花香

  贵池区新城明珠小学504班 王劭瑞

  指导老师:林湘美

  在广阔的科学领域,有一群人默默耕耘着,他们致力于农业科学的探索与研究。今天,我有幸采访到一位资深研究者——李光明爷爷。

  李爷爷是我们池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原研究室主任。第一次见到他,他给人的印象是精神抖擞,眼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农业的热爱。李爷爷一辈子在农科所从事农作物育种工作,在农业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突出的贡献。

  采访中,李爷爷谈起他走上农业科技这条路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水稻产量仅为每亩150公斤左右,中国人民过着吃不饱饭的日子。李爷爷从小就经历了这些,立志长大后要做农业研究,提高中国水稻产量,让中国人民吃饱肚子。

  李爷爷克服资金短缺等各种困难,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培育出多个水稻、油菜优良品种,在安徽省长江中下游广为推广。李爷爷说,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最自豪的事情。而且经他多年实验培育研究,获得7项国家发明专利。他发表的论文中,有两篇分别获安徽省首届“兴皖之光”和中科协优秀论文奖。

  李爷爷还谈到了令他难忘的研究经历。2021年,经他对接的石台县种田大户,在田间建立了“科技小院”,经试种成功的多种水稻,具有抗病、抗倒、产量高、出米率高的特点,解决了石台乃至全市多年来没有替代品种的问题。“科技小院”的另一项成果“水稻优质高效轻简化种植技术创制应用”被广为推行,让农民可以踏踏实实地多种粮、种好粮,看“禾”选种。

  退休10年来,李爷爷仍坚持种业研究。他鼓励现在的年轻人回到农村从事农业工作,他说现在的农村发展得很好,环境也很好。对于未来农业的发展,李爷爷说他们已经老了,我们才是祖国农业的接班人,希望我们不断学习、探索,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采访结束,我深受启发。李爷爷的专业知识和对农业的热爱,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魅力。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应该以他为榜样,努力让中国的农业更加繁荣,让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