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2日
把丰收牢牢抓在手上

在东至县尧渡镇毛田村泽潭圩的高标准农田,农机手驾驶农机在田间收割水稻。
□ 记者 潘欢欢 文/图
秋风送爽,池州大地一片金黄,丰收的气息越来越浓。密实的谷粒压弯一株株稻秆,田间地头,收割机正来回穿梭。“三秋”时节,池州各地不误农时不负秋,谋减损、忙增收。
从9月初开始,青阳县木镇镇双云村种粮大户刘长进就开始忙碌起来,既要收割水稻,还要抢抓农时忙秋种。收获了粮食,晾晒曾是不少农户的烦心事,但今年刘长进却不用发愁了。“2600亩水稻收割已经接近尾声,还有几百亩就收割完成了。时间很紧,水稻收完就得立即烘干,我们得抢时间。”刘长进嗓音嘶哑,这段时间他在马不停蹄忙着抢收抢烘,2台15吨粮食烘干机24小时不间断工作。
“以前摊地晾晒,粮食损耗太高。如今引进了烘干机,稻子从田里收上来就拉来烘干,两三天不烘就要霉变,没办法卖了。”看着烘干完成的稻谷堆成小山包,刘长进高兴地说,现在每天可以烘干粮食30吨,不仅粮食减损效果明显,还能提升粮食成色和品质。
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加大水稻育插秧中心、粮食烘干中心和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全市建成粮食烘干中心21个,谷物烘干机保有量812台,日烘干粮食能力约1.7万吨。
在贵池区墩上街道低岭村,农事托管服务给这里的农户种粮带来了新变化。
这项服务由村里组织提供,包括提供农资、负责耕种管收、统一销售等。“到了收割的时候,打一个电话就能叫到农机,村里还帮销售粮食。”正在田间忙碌的种粮大户周维保说,秋种用的种子、化肥都已备好,也是村里统一提供的,价格比市场价便宜,现在种粮省事还省钱。
秋收火热开展,秋种也不耽误片刻。田头的水稻还未收割,东至县尧渡镇禾丰村万松家庭农场负责人丁万松又忙着搞起了油菜机械化精量播种。
“这台农机能够一次性完成整地、开沟、播种、覆土等多道工序,大大提高了油菜的播种效率。有了它,今年秋种,我省心多了。”丁万松介绍,去年采用无人机飞播,今年用精量条播机播种,更加省种、省力。
“今年东至县计划播种油菜22.2万亩,我们因地制宜推广油菜机械化条播、无人机飞播等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加大机械化种植、社会化服务的推广力度,最大限度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生产成本。”东至县农业农村综合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胡佳贵告诉记者,与无人机飞播相比,采用油菜精量条播机播种能够起到增收增效的作用。
粮食高产丰收,离不开农技服务保障。目前正值秋冬种植的关键时节,我市农业农村部门加大科学播种技术和高效农机装备的示范推广,确保在适播期内把地种足种满。
10月9日,石台县小河镇,来自市农科院农技推广中心的专家们为这里的粮食种植大户上了秋种“第一课”。
“农技专家们的讲课非常实用,对马上到来的秋种作业帮助很大!”石台尧农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江宏告诉记者,专家仔细讲解了小麦、油菜的施肥技术、科学防控病虫草以及如何规范化播种等知识。“合作社今年种植水稻500亩,亩产1350斤。”谈及今年的秋种,李江宏同样满怀信心。
秋收秋种期间,我市各地加大高性能智能农机推广应用,全市组织农业机械4668台投入到“三秋”农业生产。同时,成立农技指导工作组深入一线开展指导服务,了解各地机具落实和秋收秋种工作进展,现场解决困难和问题。据悉,今年,我市把确保小麦、油菜播种面积不低于上年作为秋种的首要任务,共安排小麦面积22.84万亩、油菜57.69万亩。截至10月19日,油菜已播栽45.77亩,完成任务数的79.3%;小麦播种1.31万亩,完成任务数的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