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4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2日
党旗领航 童心向党
——青阳县第三小学党支部党建品牌创建案例
  青阳县第三小学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打造“党旗领航 童心向党”党建品牌,矢志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成长环境。
  品牌内涵
  党支部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按照“一校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的思路,找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契合点,强化党建引领业务提升,不断丰富品牌内涵、凸显品牌特色,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深入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赋能儿童健康成长,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党建品牌。
  背景起因
  党支部成立于2017年9月,下设7个党小组,现有党员54人,支委班子成员5人。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支部班子带领全体党员团结进取、开拓创新,致力于打造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优质学校,锻造一支对党忠诚、师德高尚、教学精湛的师资队伍,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主要做法
  抓好“融”字诀,创新机制,党建引领队伍建设
  一是把队伍建设融于党建。学校成立由党支部书记、校长任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党建促进队伍建设,打造“党建+育人”工作机制,推进党建工作“三融合”(党建与队伍建设相融合、党建和德育工作相融合、党建与育人相融合)。学校成立10个名师工作室,工作室主持人与本校青年教师一一结对,通过教研实践活动,促进青老教师一起学习、实践反思、共同提高。近两年来,共开展教研活动44次。
  二是把德育工作融入党建。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课堂教育、少先队主题活动、实践劳动等阵地渗透立德树人教育,实现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教育相融合。同时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等开展国庆“强国复兴有我·向国旗敬礼”、国家公祭日“勿忘国耻,爱我中华”、元旦“红歌嘹亮 唱响三小”小百灵歌咏比赛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12次。
  三是推动党建与育人深度融合。建设书香校园,开展阅读主题活动,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与热情。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计划地开展培养“五爱”少年活动,引导学生唱党歌、学党史、感党恩。相继开展了“爱国绘画”活动、二年级亲子运动会、一年级“三操”(广播体操、啦啦操、跑操)比赛、“诵读经典诗文传承传统文化”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等共计8场。
  做好“常”字功,常态学习,党风促进思想提升
  一是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共组织集中学习9次,交流研讨达450人次。
  二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每学期通过年度考核、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师德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公开,引导教师自查和相互学习。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到青阳县家风家训馆参观,接受传统家风家训教育。通过开展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引导党员教师守党纪、明底线、知敬畏。
  唱好“活”字歌,丰富实践,党员先锋示范引领
  一是创新教学方式。学校成立了家校共育中心,开设“家长课堂”,邀请217位家长朋友走进课堂,为孩子们讲述社会大百科。学校将每周二设立为学校少先队周主题队日,开展一系列的“五爱”教育的主题队会课。课后服务助“双减”,学校严格落实“5+2”课后延时服务政策,开设课后服务“1+N”特色课程15门,如魔方、剪纸、编程、农民画等,30多名党员教师参与教学。
  二是丰富实践活动。设立党员护学岗,守护学生上下学安全。党员教师主动参与学生就餐的安全与管理,培养学生就餐的良好习惯。主动参加社区志愿服务队,党员教师每学期爱心帮扶至少2名学生、家访2次。通过党员教师带头,从不同层面激发教职工爱岗敬业的热情。
  三是发挥头雁效应。开展“三亮”活动,通过佩戴党徽、办公室摆放党员示范岗标识、宣传栏公示党员教师信息,引导党员教师在“双减”、社区服务、扶贫帮困、教育教学等方面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023年以来,先后3次组织党员教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参与无偿献血19人次。
  品牌成效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安徽省绿色学校”“池州市首届文明校园”“池州市首届平安校园”“池州市首届劳动教育示范校”“池州市首届学生体质健康示范校”“池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池州市科普示范学校”“池州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在国家和省、市、县各级各类比赛中,200余人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