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9日
依托劳务品牌“特色” 拓宽“三公里”就业路径
□ 通讯员 东宣
没特殊技能、就业机会少,原来只能赋闲在家的尧渡镇居民林国龙,如今有了新身份——尧舜袜业纬编工匠,他是我省“三公里”就业圈和劳务品牌技能培训的受益者。
“听社区工作人员说尧舜袜业有纬编工技能培训,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了,没想到一学就成了……”趁歇息间隙,林国龙说道。
“通过公司的劳务品牌技能培训,我的年收入从6万元提高到8万元,在家门口就把钱挣到了,很满足。”一旁林国龙的同事接过话茬。
近年来,该县以特色劳务品牌建设为契机,推动“‘三公里’就业+劳务品牌技能培训+就业帮扶服务”深度融合,为有需求的重点群体提供“技能培训—求职匹配—推荐上岗”全过程公共服务,着力解决企业“招工难”和劳动者“求职难”等痛点,助力当地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兜牢了群众的就业民生“饭碗”。
“‘三公里+劳务品牌’模式,使招聘单位和社区求职者能够快捷有效地对接,提高了人岗匹配精准度,有效促进了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业,打通了服务群众就业的‘最后一公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三公里”就业圈服务结合本地特色劳务品牌建设,既帮助企业就近就地招工,又帮助居民学会技能就业,将多种资源有效结合,是当前形势下便捷有效的就业方式,受到中小微企业和求职者的青睐。
据悉,为延伸就业服务触角,该县在13个城市社区创建“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广泛引导经营实体和求职者“扫码”入驻“三公里”就业圈服务平台。同时,常态化提供岗位招聘、政策咨询、技能培训等综合服务,不断拓宽用工与择业双向渠道。今年以来,全县共举办230场次招聘会,达成就业意向4251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3班次,培训人数2699人。
此外,该县还精准聚焦重点群体的内在需求,积极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对辖区内就业困难人员、登记失业人员、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服务对象提供“一人一策”“一人一档”精准帮扶,强化线上线下联动服务。今年以来,已完成就业困难人员实名制帮扶就业267人、失业人员实名制帮扶就业1636人,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达86.3%。同时,启动失业保险稳岗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714家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459.45万元,稳定就业岗位1.62万个。
没特殊技能、就业机会少,原来只能赋闲在家的尧渡镇居民林国龙,如今有了新身份——尧舜袜业纬编工匠,他是我省“三公里”就业圈和劳务品牌技能培训的受益者。
“听社区工作人员说尧舜袜业有纬编工技能培训,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了,没想到一学就成了……”趁歇息间隙,林国龙说道。
“通过公司的劳务品牌技能培训,我的年收入从6万元提高到8万元,在家门口就把钱挣到了,很满足。”一旁林国龙的同事接过话茬。
近年来,该县以特色劳务品牌建设为契机,推动“‘三公里’就业+劳务品牌技能培训+就业帮扶服务”深度融合,为有需求的重点群体提供“技能培训—求职匹配—推荐上岗”全过程公共服务,着力解决企业“招工难”和劳动者“求职难”等痛点,助力当地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兜牢了群众的就业民生“饭碗”。
“‘三公里+劳务品牌’模式,使招聘单位和社区求职者能够快捷有效地对接,提高了人岗匹配精准度,有效促进了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业,打通了服务群众就业的‘最后一公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三公里”就业圈服务结合本地特色劳务品牌建设,既帮助企业就近就地招工,又帮助居民学会技能就业,将多种资源有效结合,是当前形势下便捷有效的就业方式,受到中小微企业和求职者的青睐。
据悉,为延伸就业服务触角,该县在13个城市社区创建“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广泛引导经营实体和求职者“扫码”入驻“三公里”就业圈服务平台。同时,常态化提供岗位招聘、政策咨询、技能培训等综合服务,不断拓宽用工与择业双向渠道。今年以来,全县共举办230场次招聘会,达成就业意向4251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3班次,培训人数2699人。
此外,该县还精准聚焦重点群体的内在需求,积极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对辖区内就业困难人员、登记失业人员、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服务对象提供“一人一策”“一人一档”精准帮扶,强化线上线下联动服务。今年以来,已完成就业困难人员实名制帮扶就业267人、失业人员实名制帮扶就业1636人,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达86.3%。同时,启动失业保险稳岗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714家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459.45万元,稳定就业岗位1.62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