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9日
大渡口镇:农耕“入画”扮靓和美乡村
本报讯(通讯员高琦)“没想到我们平时晒东西用的簸箕还能做成装饰品,真好看!”迎着秋日微风,笔者走进大渡口镇庆丰村,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墙绘、一个个独具农耕特色的“微景观”,将田园农耕文化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
庆丰村作为该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试点村之一,拥有8000余亩粮田,是远近闻名的“产粮大村”。因此,该村将农耕文化作为建设亮点,打造美丽新农村。
在道路两边,工作人员正以墙壁为画布进行创作,彩绘内容包括物候规律、农事农谚及反映季节变化的农事活动等,画面色彩丰富,颇具艺术性,让原本单调的墙面成了“会说话”的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在小广场上,独具农耕特色的“微景观”讲述着四季的变化,手推磨、簸箕等传统农具也成了装饰品,吸引不少村民驻足观赏。“你看,这就是磨东西用的工具,爸爸小时候家里常用,还要自己推呢,你都没见过吧!”在这些烙有时代印记的老物件前,一个爸爸认真地给孩子介绍手推磨。
为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庆丰村还通过开展房屋外立面改造、巷道硬底化等建设,持续优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让乡村环境更宜居,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我今年72岁了,从小在这里长大,以前村子比较破旧,现在村子又干净又养眼,住着很舒服。”村民鲁令保说。
庆丰村的可喜变化,是大渡口镇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写照。下一步,该镇将继续深挖特色文化内涵,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家园。
庆丰村作为该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试点村之一,拥有8000余亩粮田,是远近闻名的“产粮大村”。因此,该村将农耕文化作为建设亮点,打造美丽新农村。
在道路两边,工作人员正以墙壁为画布进行创作,彩绘内容包括物候规律、农事农谚及反映季节变化的农事活动等,画面色彩丰富,颇具艺术性,让原本单调的墙面成了“会说话”的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在小广场上,独具农耕特色的“微景观”讲述着四季的变化,手推磨、簸箕等传统农具也成了装饰品,吸引不少村民驻足观赏。“你看,这就是磨东西用的工具,爸爸小时候家里常用,还要自己推呢,你都没见过吧!”在这些烙有时代印记的老物件前,一个爸爸认真地给孩子介绍手推磨。
为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庆丰村还通过开展房屋外立面改造、巷道硬底化等建设,持续优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让乡村环境更宜居,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我今年72岁了,从小在这里长大,以前村子比较破旧,现在村子又干净又养眼,住着很舒服。”村民鲁令保说。
庆丰村的可喜变化,是大渡口镇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写照。下一步,该镇将继续深挖特色文化内涵,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