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06日
水利兴修刷新历史纪录

重建后的江丰泵站。 记者 严飞 摄
□ 记者 徐婷 杜龙菲
泵房内环境明亮整洁,设备仪器运行平稳,在线监测系统实时上传数据……10月31日,记者走进位于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江丰泵站,看到一派有条不紊的景象。
“重建后的江丰泵站设计排涝标准将达到30年一遇,最大24小时降雨24小时内排除。”江丰站拆除重建工程项目负责人徐朝虎介绍,目前设备运行状况良好,排涝能力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升,能够在两小时内有效调节圩内水位,使得内河水位平稳控制在7.5米左右。
江丰泵站处于池州经开区同义圩江口排区,涉及梅龙、江口街道8个村,排区内有5万人口、3万亩耕地,排区面积共35平方千米。以前,遇到降水较多的年份,贵池区江口街道永兴社区居民方超就十分苦恼:“一些地势较矮的田地就变成一片汪洋,排涝站要用上五六天才能将水排完。但等到那个时候,农作物都已经被淹光了。”
“老江丰泵站有40余年的历史,泵站水工结构损坏,电气设备老化,金属结构锈蚀变形严重,直接影响了泵站安全运行和整体效益。2023年9月,江丰站拆除重建工程开始施工,2024年6月初正式开机运行。”徐朝虎回忆道。在今年主汛期期间,江丰泵站及时开机抽排,有效保障了圩内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和江丰泵站一样,今年我市还有东至县老虎岗站、青阳县童埠智慧泵站、贵池区建国站等3座排涝泵站完成建设,并在汛期发挥效益,进一步提升了区域防洪排涝能力。
当前正是兴修水利的黄金期。在已竣工水利项目发挥效益的同时,我市各地抢抓工期,掀起在建水利工程建设热潮。
10月31日,在九华河下游段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现场,只见500吨吊车正在吊装闸门底轴,工人抢抓晴好天气加快施工。“自2023年10月工程开工以来,我们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争分夺秒赶进度,按时间节点倒排工期,目前已经完成水闸基础处理和底板浇筑等施工,正在开展闸门、启闭机的安装工作,总体进度达到了70%,预计在2025年汛期前完工。”南水北调(池州)水网水务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史陇俊告诉记者,该工程建成后,不仅能提高九华河泄洪能力,保障河岸岸坡稳定,保护两岸百姓生命财产安全,还能进一步提高城市两岸生态景观,为附近居民增添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11月1日,在东至县东流新闸拆除重建工程建设现场,机器轰鸣,80余名工人身着工装、头戴安全帽,或是弯腰绑扎钢筋,或是操作机械进行混凝土浇筑,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
“新闸批复总投资2.96亿元,设计标准更高,防洪能力更强,项目完工后,将有效解决长江高水位倒灌问题,提高尧渡河防洪标准,为县城及整个尧渡河流域提供更加坚实的防洪保障。”东至县水利工程规划建设中心技术负责人王进跃介绍,原东流新闸建于上世纪70年代,历经数十年风雨侵蚀,闸体结构已严重老化,难以满足防洪需求。为此,东至县将东流新闸拆除重建工程列入2023省增发国债项目和2024年度九件民生实事重点工程。
施工现场,王进跃仔细检查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项目于2024年9月开工,目前正在进行主体工程施工,预计今年年底前完成控制闸水下部分施工,2025年完成主体工程建设,2026年投入使用。”王进跃介绍,东流新闸重建后,还将改善尧渡河下游水环境和水生态,对东至滨江区域生态城市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近年来,我市着眼保安全、促发展、惠民生,大力实施“四大百亿”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今年以来,全市重点水利项目下达投资计划2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7.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预计全年完成投资29.4亿元,刷新历史纪录。
“水利兴,则百业兴。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夯实民生水利基础,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水利安全屏障。”市水利局有关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