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4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7日
解锁“零访”村的“善治密码”

村党员志愿者和村民一起收获油茶籽

村党员志愿者向村民宣传普法教育

木镇镇越路村村貌

  初冬的午后,阳光和煦,风轻云淡,池州市青阳县木镇镇越路村的高大姐正在自家小院忙碌着,孩子们围在周边,或玩耍或做功课,呈现出一片岁月静好的美好景象。而在一年多前这一切在高大姐心中只能是个美好的梦想。她家有3个未成年孩子,丈夫还患有重病,沉重的家庭负担压得她喘不过气,在和邻居闲聊时时常表现出对生活心灰意冷的态度。越路村“两委”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安排人员轮班陪伴,耐心地做起了她的思想工作,并帮助她申领了低保、慢性病医保补助等多项惠民政策。如今的高大姐又重拾了生活信心,家庭生活也逐步走上正轨。
  以自治为基础,倾听民声无盲区
  多年来,越路村以社会治理为切入点,以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创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实现了几十年矛盾不上交、纠纷不出村、村民零上访。
  问起几十年“零上访”的秘诀,越路村党支部书记胡世祥书记微笑着说道:“什么事做到一碗水端平,老百姓自然没话可说。几十年来,我们一届又一届的村两委始终秉持‘泉水润泽·和美越路’的美好理念,推出‘三心’工作法,即用心倾听、细心沟通、暖心服务,同时建立‘组长-网格员-党员村民’三级治理网络,实现村情民声全范围倾听。在面对各类小矛盾和小纠纷时,能够迅速响应,实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以法治为保障,调解维稳有方法
  越路村的陆师傅长年在村经营一家养猪场,但前阵子因环保要求,养猪场面临裁撤,这可让陆师傅急红了眼。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对相关法律常识不掌握,他一度的情绪激动,跑到村部要讨个说法。村“两委”耐心得与其沟通,详细解释法规政策,并积极和有关部门联系,最终秉持公平公开的原则,按照市场价对裁撤的养猪场进行了赔偿。陆师傅也是积极配合完成了后续相关工作。
  在越路村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有啥事不用去找上头,找村干部就行!”
  近年来,越路村充分利用法治宣传平台等资源,每个季度开展“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法治宣传活动,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咨询点等多种形式,在全村定期开展普法宣传。让知法、懂法、用法实现“声”入人心,避免村民因法律意识淡薄而引发矛盾纠纷,提高他们依法维权的能力。同时严格落实村务公开相关制度,通过基层小微权力一点通和公开栏定期公布村财务收支、项目建设等情况,确保信息公开透明。设置村民意见箱,定期召开村民大会,广泛收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保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村“两委”公信力和群众基础不断增强。
  以德治为支撑,百姓心结有人解
  2023年,越路村在建设和美乡村点、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时,要在该村水冲组建设污水管网项目。要建设就必定要面临征迁,村民何老汉家的竹林、菜园就在征迁范围内。看着自己多年来辛苦打造的“小天地”就要被征迁,一直难以接受,村干部多次上门劝导都吃了“闭门羹”。老党员齐世祥在认真倾听完何老汉的想法与顾虑后,向他详细阐释污水管网项目对村庄整体环境改善、长远发展的重大意义,帮助协调补偿事宜,为其争取合理利益,最终顺利做通其思想工作,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乡村的事,乡贤牵头,在维稳工作中,越路村充分发挥乡贤“头雁”作用,组织村里长辈、离任村干部和老党员们组成了乡贤工作队,快速处置婚姻、邻里、劳资等纠纷,努力打造“做得好、叫得响、信得过”的特色“乡贤调解室”,积极协调解决村民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切实提升村民的幸福感。截至目前,工作队已吸纳5名威望高、办法多、理论强、心肠热的老党员和老干部为乡贤调解室常驻调解员,共参与调解村内各类纠纷,调解率达到100%。
  (洪丹 孙绪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