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8日
再唱民歌赞新景
池州市第八中学高一17班 艾许翔
指导老师:沈莉琴
“罗城是个好地方,松林竹海古村庄……”声声民歌回荡在乡间小路上,那宛转的歌声犹如夜莺的歌唱,将我带回过去的时光。
我的老家在罗城村,爸爸和姑姑都在那里长大,他们说,那是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好地方,尤其是当地的山歌小调十分动听。家里的婆婆是一位民歌手,曾经将民歌唱进了中南海,唱进了人民大会堂。所以,我从小就对罗城村充满期待,无数次想去看一看爸爸摸过小鱼小虾的清澈小溪,住一住风格独特的罗城村居,听一听悠扬悦耳的罗城民歌。
十多年前,当我第一次踏进罗城村,只见小桥依旧,而桥下流淌的不是潺潺清流,而是漂浮着垃圾的死水。村庄里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更听不到萦绕在梦里的山歌。家中长辈叹着气对我说:“罗城村没有什么产业,光指望种田也没有多少收入,年轻人外出闯荡,只留下老人和孩子,民歌啊,早就不唱喽……”
“东风呀细雨,喜开园喏,茶歌轻轻……”轻快的民歌将我的思绪拉回现实,是民歌,罗城民歌。
再次来到罗城村,一路上,原本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变成了平坦整洁的柏油路,两边种满了水杉和绣球,微风拂过,潺潺流淌的溪水载着淡紫色的绣球花瓣流向村庄中央。放眼望去,村里竖起一排排造型别致的小洋楼,还有民宿和旅游文创商店,游客或三五成群漫步于乡间小道,或在成片的花海中拍照留念,或在果园里尽情享受采摘的乐趣。村民文化广场正在进行民歌文艺演出,游客和村民听得如痴如醉。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一位年轻的驻村干部动情地对我说。原来,在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鼓舞下,年轻有为的干部带领乡亲们开荒地,种果树,治河道,筑新居,搞旅游……如今,那些过去在外闯荡的年轻人纷纷回到家乡,以责任为桨,以理想为帆,撑起家乡的美好明天,续写民歌的悠扬旋律:“东风呀细雨,喜开园呀,大丰收呀……”
指导老师:沈莉琴
“罗城是个好地方,松林竹海古村庄……”声声民歌回荡在乡间小路上,那宛转的歌声犹如夜莺的歌唱,将我带回过去的时光。
我的老家在罗城村,爸爸和姑姑都在那里长大,他们说,那是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好地方,尤其是当地的山歌小调十分动听。家里的婆婆是一位民歌手,曾经将民歌唱进了中南海,唱进了人民大会堂。所以,我从小就对罗城村充满期待,无数次想去看一看爸爸摸过小鱼小虾的清澈小溪,住一住风格独特的罗城村居,听一听悠扬悦耳的罗城民歌。
十多年前,当我第一次踏进罗城村,只见小桥依旧,而桥下流淌的不是潺潺清流,而是漂浮着垃圾的死水。村庄里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更听不到萦绕在梦里的山歌。家中长辈叹着气对我说:“罗城村没有什么产业,光指望种田也没有多少收入,年轻人外出闯荡,只留下老人和孩子,民歌啊,早就不唱喽……”
“东风呀细雨,喜开园喏,茶歌轻轻……”轻快的民歌将我的思绪拉回现实,是民歌,罗城民歌。
再次来到罗城村,一路上,原本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变成了平坦整洁的柏油路,两边种满了水杉和绣球,微风拂过,潺潺流淌的溪水载着淡紫色的绣球花瓣流向村庄中央。放眼望去,村里竖起一排排造型别致的小洋楼,还有民宿和旅游文创商店,游客或三五成群漫步于乡间小道,或在成片的花海中拍照留念,或在果园里尽情享受采摘的乐趣。村民文化广场正在进行民歌文艺演出,游客和村民听得如痴如醉。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一位年轻的驻村干部动情地对我说。原来,在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鼓舞下,年轻有为的干部带领乡亲们开荒地,种果树,治河道,筑新居,搞旅游……如今,那些过去在外闯荡的年轻人纷纷回到家乡,以责任为桨,以理想为帆,撑起家乡的美好明天,续写民歌的悠扬旋律:“东风呀细雨,喜开园呀,大丰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