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3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1月02日
严守党的秘密
  □ 通讯员 汪皖平
  吴小富(1915—1935),七都镇小溪人,1935年1月牺牲时年仅20岁。
  1930年下半年,离新棚不远的毛坦河栏岗坑来了一个名叫储高阳的教书先生,一面教书,一面向群众秘密宣传党的主张。其实,储高阳并不是什么教书先生,他是江北潜山党组织的骨干成员,在潜山请水寨开展暴动失败后来到七都栏岗坑隐蔽下来,继续在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皖南山区秘密从事革命活动。
  1931年初,时年16岁的吴小富听到储高阳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后,经常离开家跟随几个共产党人参加秘密活动。1932年2月,地下革命形势有了向好迹象,越来越受到小溪、毛坦河一带老百姓的支持与拥护。于是,储高阳就从栏岗坑来到山下毛坦河经堂庵里继续以教书为名扩大党的宣传。1932年下半年,储高阳在潜山时的支部书记储汉仪辗转来到毛坦河,找到储高阳,恢复了党组织关系,开始有组织地开展秘密活动。
  1933年初,储汉仪和储高阳在毛坦河秘密成立“救命会”组织,发展了5名党员,成立了毛坦河党支部。几个月后,他们又在董家坞、桂家坞等地继续扩大组织,分别成立了董家坞支部和桂家坞支部,三个支部总计有党员30余人。在此基础上,他们成立了毛坦河区委,并组建了一支农民游击队和朗坑、毛坦河两个农民革命团。1933年7月,吴小富秘密加入毛坦河农民革命团,主要从事为游击队站岗放哨、修筑防御工事、给伤员抬担架等工作。
  “柯村暴动”前一个月,太平中心县委下设五个区,其中五区在栏岗坑,书记是储汉仪,负责毛坦河、河口、新棚一带的革命工作。储汉仪了解到,吴小富与黟县柯村(杨家湾)亲戚家有来往,对那里的道路、地形熟悉,而且年纪轻、动作利索,就安排他参加五区革命活动,经常在七都、河口、新棚、柯村一带传送情报,并于当年8月参加了“柯村暴动”。
  1935年1月,吴小富由河口方家翻山走小路前往柯苏地区送达秘密信件时,在新棚(小桐坑)被国民党军队抓获。被捕后,他严守党的秘密,拒不交出密信,被敌人绑到新棚李氏祠堂门口大树上用扁担活活打死。
  新中国成立后,民政部正式认定吴小富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