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1月07日
九华黄精破土生“金”
  □ 记者 钱雪梅
  2024年12月24日,青阳县庙前镇玉屏村一处高山上,几位村民正在栽种九华黄精幼苗。这片山脉的承包户、文灿家庭农场主人张文灿看着孕育黄精的大山,充满信心地说:“在这里种上本土九华黄精幼苗,真的能刨出‘金子’!正宗的九华黄精品质好,市场价格远高于普通黄精,我们更有信心继续走下去。”
  自2016年开始,张文灿先后累计种植了500亩九华黄精,2023年首批九华黄精迎来收获。由于品质好,迅速打入高端市场,每斤售价高达四五百元,2024年产值达300万元。
  当天,市农科院副院长朱勤也在这里查看黄精种植情况。据他介绍,本土九华黄精广泛分布九华山脉沿线,不仅适宜在青阳县、九华山风景区生长,也可以在贵池区以及石台县等地进行大规模仿野生种植。市农科院和安徽中医药大学对九华黄精开展了道地性研究,深入揭示九华黄精内在的优质机理、优良功效,证明其品质远超外地普通黄精品种。目前,我市已成功培育出九华黄精一号、二号、三号正宗种苗。
  市人大代表袁小年是我市土特产经营户,他店里的九华黄精总是供不应求。在看到九华黄精的广阔市场前景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袁小年联合多名代表共同提出了《关于做大做强池州市九华黄精的建议》。对此,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通过组织黄精展销会、利用媒体宣传、举办九华黄精产业发展大会等方式,不断提升九华黄精品牌的影响力。截至目前,全市九华黄精种植面积达11.89万亩。全市涉及黄精生产加工销售的骨干企业2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家,黄精综合产值上亿元企业4家,已开发出黄精系列产品40多种,预计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达30亿元。
  随着九华黄精产业蓬勃发展,近年来,不少企业开始探索九华黄精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90后”新农人王建凯扎根青阳田间地头13年,他十分看好九华黄精的发展前景。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他提出《关于融合九华山旅游文化带动九华黄精产业发展的建议》,建议我市以九华山为核心,挖掘青阳县各乡镇旅游文化资源,推进九华黄精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该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市正依托优越的生态资源和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九华黄精产业与康养业、旅游业融合发展。通过引导黄精重点企业建立黄精文化馆,开发工厂游、种植基地游以及提供药膳养生服务等形式,推进产业多元化融合。2024年国庆节期间,青阳禅悦食品有限公司创办的祥悦林九华黄精博物馆正式开放。借助坐落九华山脚下的天然地理优势,该馆一开放便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馆内展示40多种黄精系列产品,可以很好地宣传九华黄精药食同源文化。”公司总经理林学军说,“从黄精的种植、加工到销售推广,政府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如今,更是扶持我们建立了九华黄精博物馆。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参观九华黄精博物馆。”
  目前,王建凯正在青阳县木镇镇打造九华黄精生态产业园,预计今年6月试运营。抢抓大黄山建设发展机遇,立足九华山游客资源,他计划依托产业园,全力推动九华黄精“研食游”。届时,游客或学生来到产业园后,可以通过参观九华黄精种植基地、进入森林工厂观看黄精生产流程、前往黄精文化馆了解黄精文化以及在茶室座谈或者在九华黄精膳食体验中心品尝黄精素食等方式,对九华黄精进行全方位了解。谈及未来,王建凯满怀期待:“在政府的支持下,我们有信心通过第三产业的体验式服务带动第二产业的销售,进而促进第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推动九华黄精三产融合发展。”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朱文明表示,市农业农村局将以办理“关于九华黄精的议案和建议”为契机,推进《池州市九华黄精发展促进条例》早日立法实施,加快推动池州黄精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链条化发展。同时,推进“九华黄精”地理标志产品共享共用,深挖九华黄精历史地域文化,讲好九华黄精故事,力争今年全市九华黄精在地面积达15万亩,年综合产值突破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