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1月12日
向“新”突破 以“质”谋变
— —贵池区2024年推动产业升级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纪实

贵池连续3年上榜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省“十佳夜游街区”傩仙镇火爆出圈。

池州高新区摘得全市首个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金字招牌。

池州巨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搬迁新厂房并实现生产设备提档。

去年,营商环境提档升级,全区新增经营主体8130户。

贵池北部产业版块重点打造船舶绿色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一年来,贵池区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优化产业结构,加强项目攻坚,提升城乡建设品质,强化生态保护,完善民生保障,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这一年,贵池区的经济表现稳健: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7.6%。区域综合竞争力位列全省市辖区第9,更荣膺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区称号。
  延链补链强链,产业升级蓄势赋能
  在池州高新区西区,池州市伟宏铝业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再生铝及铝制品技术改造项目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公司董事长洪道岳信心满满地表示:“这是我们转型升级的关键之战。项目投产后,我们将采用‘铝液直供’模式,深度融入全省‘整零协同’生态圈,为下游多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提供稳定优质的原材料。”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正是贵池区创新突破的缩影。在产业升级中,贵池区坚持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面对转型压力,贵池区传统产业焕发新生,以“三绿共建”为引领,探索矿业转型的“贵池模式”。新增2家省级绿色矿山,实现石灰石加工企业绿色工厂全覆盖。中建材运输廊道全线贯通,“四龙入江”项目成绿色运输典范。同时,推动企业技改,金池铜合金、明坤零部件等项目获超长期国债支持,友进冠华、贵航特钢等技改项目加快推进,为绿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新兴产业培育方面,贵池区聚焦“两新一装”(新材料产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主导产业,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促产业集聚。目前,“两新一装”主导产业集聚度达70%,连续3年获省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区。新材料产业培强5家10亿级“链主”企业、12家亿级“链条”企业,产业链完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落地项目数和投资额分别占全市35%、38%,成为新增长点。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进军智能装备和医疗设备领域,新认定3个省首台套重大装备,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
  招大引强聚动能,项目建设蹄疾步稳
  走进贵池船舶工业基地,一幅生机勃勃、热火朝天的生产画卷映入眼帘。在池州鑫飞扬船舶修造有限公司,9处船台同时开动,12艘船舶正紧锣密鼓地建造中,繁忙的生产场景彰显出贵池船舶工业的蓬勃活力。
  1月2日,贵池船舶工业基地改建的巴拿马籍新造船舶“中海777”轮从池州江口码头缓缓离岸,正式出境前往阿联酋迪拜,这也是池州口岸首艘直接出境的新造外国籍船舶。在国际航运市场和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回暖趋势的利好影响下,贵池船舶工业基地将迎来“出口热”。
  项目是发展的“牛鼻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贵池区深知这一点,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抓手,牢牢把握“项目为王”理念,在谋划争取、招引落地、推进建设上持续用力、狠下功夫。
  招大引强,积蓄发展新势能。贵池区不断优化招商引资政策,完善招商机制,构建了“3+4+5+N”招商体系,24支招商工作队遍访全国,精准“出击”。同时,贵池区还设立了产业投资基金,总盘子达4.82亿元,为招商引资提供了有力支撑。2024年,贵池区成功举办招商引资推介会6场,51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312.47亿元。新引进年产3万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60个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18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这些项目的引进,为贵池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建设,增添发展新动能。在项目建设方面,贵池区坚持项目为王,以项目建设为引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贵池区13个省重点项目、168个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60亿元、124亿元,开工率、竣工率均超100%。其中,50亿级友进冠华铜基新材料循环产业园等43个项目开工建设,百亿级矿产品运输铁路专用线等70个项目加快实施,10亿级乌沙港区公用码头等49个项目竣工投产。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不仅提升了贵池区的产业水平,还为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劲的新动能。
  同时,贵池区还注重加强项目管理和服务,通过建立项目推进机制、优化审批流程、加强要素保障等措施,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贵池区还积极搭建项目融资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优环境扩开放,激发发展新活力
  “ 太感谢你们了!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办好,这下项目开工也能加速提上日程了!”2024年10月8日,贵池区里山街道象山农博园建设项目负责人荣有胜手持“新鲜出炉”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感慨万分。象山农博园建设项目是一个集观光、餐饮、娱乐、住宿、休闲等多元业态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贵池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版图上的“新地标”。
  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发展潜力。因此,贵池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激发发展新活力。
  营商环境提档升级。贵池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为了更贴近企业需求,该区建立了首席服务官和营商环境体验官制度,为企业提供更加贴心、专业的服务。同时,常态化开展民营企业家恳谈会等活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题。此外,贵池区还创新建立了全市首个惠企政策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政策服务。通过举办夜市招聘、银企对接等主题活动,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融资等实际问题,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贵池区对外开放加速提升,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周边地区加强合作。学习湖州长兴经验,拓宽发展思路。
  与杭州萧山等地深化合作,涵盖技工院校、医疗教育等领域。选派骨干赴沪交流,引进名医工作室。与中国矿大等高校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参与“徽动全球”出海行动,拓展海外市场。保税仓启用,新增外贸企业5家,进出口总额达9.5亿美元,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护生态美城乡,引领绿色新发展
  在南部矿区与长江岸线码头之间,贵池区巧妙兴建了三条运输廊道和一条铁水联运专用线,实现了绿色运输的全封闭、无污染。这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共生的生动画卷,曾引爆热搜,被誉为“贵池现象”,成为长江沿岸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辩证统一关系的鲜活样本。
  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的主旋律。贵池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城乡建设等措施,引领绿色发展新风尚。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贵池区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顺利通过中央、省环保督察,整改销号突出生态环境问题461个,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贵池区还加强了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保护和治理工作,PM2.5下降3.5%,环境空气质量位列全省市辖区第六。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贵池区开展了黄湓河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一河一策一图”机制落地见效,完成了同乐河、夹江河清淤清漂和十八索、天生湖蓝藻治理等任务,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城乡建设品质提升。贵池区实施了住宅外立面除险修复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显著改善了城市面貌和居民居住条件。同时,加强了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了城市承载力和服务水平,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顺利收官。
  在东部产业新城建设中,贵池区加速产城融合示范区详规编制落地,推动产业新城高质量发展,并完成滨江片区等地块搬迁,为城市建设提供保障。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多个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安置点交付,解决了困难群众住房问题。
  和美乡村建设是另一亮点,贵池区编制了多镇街国土空间规划和详规,为乡村建设提供科学指导。首批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展现新面貌,第二批示范村建设也在积极推进,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多个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连线成面,提升了乡村整体形象。美丽镇街建设方面,贵池区加快镇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提高镇街承载力和服务水平。此外,多个村庄入选国家级、省级美丽宜居村庄和美丽休闲乡村名录,彰显了贵池区乡村建设的丰硕成果和独特魅力。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城乡建设品质,也为居民创造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重培育抓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
  在池州高新区的鸿叶集团生产车间内,一根根经过粗加工的毛竹,经过先进机器的精细加工,被制成各类高品质的竹制品。2024年,该企业全竹资源化热解成套设备投入商业运营,这套由鸿叶集团与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设备,不仅实现了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显著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
  以创新驱动为核心,贵池区在2024年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通过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推动创新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措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2024年,贵池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7家、省专精特新企业17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44家,创成省企业研发中心4家、省技术中心3家、省工业设计中心2家,艾可蓝环保省重点实验室重组提升。
  回望2024年,贵池区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上取得了扎实进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是贵池区坚持创新驱动、产业升级、项目建设、环境优化、城乡融合等发展战略的生动体现。展望未来,贵池区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贵池区融媒体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