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1月12日
东至经开区澎湃动力 向“新”向上

东至经济开发区园区全景。

东至经开区水环境治理项目。

东至经开区广信码头。

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至分中心。

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厂区。
连续3个季度“‘五上’企业经营收入”在全市6个省级开发区中排名第1;
益行涂料助剂等16个项目已竣工投产,中器酯基生物柴油等12个项目开工建设;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县支持企业发展各类奖补资金,为园区20家企业争取各项奖补资金6000余万元;
……
翻看东至经开区2024年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不仅有量的增长,更有质的提升。一年来,东至经开区认真落实省、市、县各项工作部署,争先竞跑、破题突围,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2024年,全区完成经营收入260亿元,同比增长41.3%;规上工业总产值228亿元,同比增长27.4%;固定资产投资42亿元,同比增长27.3%。
聚力双招双引 增强发展活力
2024年5月30日,总投资32亿元的中器循环经济绿色低碳产业园项目签约落户东至经开区。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75亿元。
招商引资是经济增长的“源头活水”,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近年来,东至经开区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突出项目引领、坚持招大引强,走出一条精准招商、产业招商特色之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2024年,东至经开区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走访上海中器环保等41家企业,对接洽谈优质项目31余个。签约常玻水性乳液等27个项目,总投资逾116亿元。全年新引进省外亿元项目30个,实现到位资金47.8亿元。
人才是园区发展的关键。2024年,东至经开区聚力招引人才,靶向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3个,产业领军人才18人。开展化工新材料线下专场招聘会以及线上常态化招聘活动,引进产业人才800余人。
2024年11月5日下午,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新合成氨装置合成气顺利进入氨合成系统,产出合格液氨产品,实现了工艺全线贯通,标志着公司合成氨节能环保升级改造项目建成投产。
据悉,该项目采用目前我国最为先进的合成氨生产节能技术,属国内第二套生产合成氨的成套装置,是国家发改委在合成氨行业节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中明确推荐的示范引领技术,具有节能环保优势和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为东至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近年来,东至经开区围绕主导产业招项目、补链条,高端集聚效应不断释放。2024年,东至经开区滚动实施重点项目建设,动态跟进服务74个在库项目,总投资达200亿元。其中,乾峰芳纶纤维、皖东高科离子交换树脂、益行涂料助剂等16个项目已竣工投产,中器酯基生物柴油、凯亿特殊颜料等12个项目开工建设。
着眼创新发展 激发内生动能
2024年,安徽嘉智信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获评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至此,东至经开区已累计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4家。
近年来,东至经开区始终把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任务,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该区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企业库,逐步形成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引领、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主干、创新型中小企业为根基的梯度培育体系。东至经开区获批省级新材料专利导航服务基地、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省级绿色工厂1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智能工厂1家、数字化车间2个。安徽益沣石化有限公司首次进入2024安徽制造业百强企业排行榜,位列65位,2024年产值突破百亿元,成为东至县首家百亿级企业。安徽金鹏香精香料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新三板挂牌。
数字化转型是园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近年来,东至县以“智改数转”赋能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加速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有效激活企业发展活力,让“制造”变“智造”,链聚绿色新动能,带动园区向“绿”而生。2024年,该区依托10家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持续提升园区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性和共享性,2024年成功获批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奖补资金1500万元。委托第三方对40家重点企业进行数字化诊断,提出诊断意见160余条,推动企业建立资源计划系统、制造执行系统和供应链管理系统,优化生产流程。
瞄准优质服务 厚植成长沃土
“ 自从公司厂区至码头管道项目投运后,效率提升了近一倍!”近日,在东至经开区公用码头,安徽益沣石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欣喜地说。
据了解,安徽益沣石化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企业,产品主要销往安徽省内、江西等地。2024年4月份,公司厂区至码头管廊项目投入运营,大大提高了公司经济、安全、环保效益。
“从2023年9月份立项到2024年4月份投产,东至县委、县政府高频调度,东至经开区主动对接,这种‘保姆式’的服务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支撑条件。”该负责人表示,正因为感受到了当地营商环境的温度和速度,所以更加激发了他在此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
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是关系到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东至经开区以企业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企业的满意度为落脚点,尽全力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与困难,推进园区经济健康发展。
2024年,东至经开区落实企业和产业项目包保服务制度,25名党员干部包保联系66家企业和60个项目,实地走访企业168次,解决企业发展难题155件。积极组织天赐公司参加产销对接会、推介会等,助力开拓市场,天赐公司全年产值突破20亿元。推动安徽益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益行特种涂料助剂项目仅用半年时间即实现试生产。促成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日信国际株式会社签订《合作备忘录》,与BOYA帆谷株式会社签订产品出口合同。帮助纳勒公司接入省工业互联网平台,与池州经开区安徽百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产销合作对接。
完成供地690.73亩,园区内企业以“标准地”方式供地全覆盖;产业大道(香苑大道至东二环)建成通车,进一步完善园区路网结构;特勤站配套设施工程投入使用;组织申报园区基础配套项目贷款,获批农发行中长期项目贷款8.5亿元……2024年,东至经开区积极推进园区道路及配套项目建设,不断强弱项、补短板,持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为企业发展、项目招引创造更优条件,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防范化解风险 筑牢安全防线
实时监控、数据分析、智能调度……在东至经开区智慧园区管理中心,只见4面偌大的显示屏占据了约一半的墙壁,整个园区的实时监测画面和数据在上面一览无余。
“智慧管理中心系统整合升级原智慧安监、智慧环保、园区封闭化等信息化管理平台,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对全区企业的数据进行集中、整合、智能分析展示,通过‘一屏知全域,一网管全区’,实现园区安全监管从传统隐患排查向实时风险监测的转变。”智慧园区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一旦出现超安全阈值的高温、烟雾、气体泄漏等情况,系统就会实时自动判定识别、精准定位并发出预警。园区会快速动员相关部门核实情况并消警处置,第一时间杜绝隐患或事故。
作为安徽省首批创成较低安全风险等级(D级)化工园区,2024年以来,东至县严格对照D级化工园区创建省级复核查出问题清单,完成园区多米诺效应、承包商管理、公共管廊数字化、危化停车场管理和智能化管控平台5项问题整治提升,持续巩固D级化工园区创建成果。
与此同时,东至经开区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常态化开展园区异味巡查管控,大力推动第一批10家重点企业VOCs污染源问题整改工作,园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0%以上,厂界浓度0.15mg/m3远低于限值。巩固深化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和周边水体管控治理,落实“查、测、溯、治、管”长效机制,周边水体持续稳定达标。实行危废转移处置调度机制,2024年以来规范处置危废2万余吨,处置率100%。制定了6大类27项安全管理制度,高标准配备18名专业安全监管人员,常态化开展联动执法、安全夜查、专家指导帮扶、应急演练等活动,全面提升园区规范化管理水平。
回首过去,东至经开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展望未来,东至经开区信心坚定、豪情满怀。2025年,东至经开区围绕“红色引擎、绿色发展、特色园区”发展方向,以科技创新和深化改革为抓手,强化特色产业集聚和产业生态培育,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高地。
(周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