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1月16日
勇担使命奋力拼搏 为池州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两会问政
2024年,全市上下奋勇争先、砥砺前行,保持了“增速居前列、人均争上游”的发展态势,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池州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年。过去的一年,各地各部门干得怎么样?有哪些亮点?新的一年,将如何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接续奋斗、再创佳绩?会议期间,记者专访了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及部分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
□ 记者 钱雪梅
市人大代表、贵池区人民政府区长钱松: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贵池区构筑了东南西北四大产业板块,落地了铜基新材料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强化了艾可蓝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一批硬核支撑,办成了“三公里”就业圈全覆盖等一批为民实事,连续3年上榜全省制造业十强区、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区域综合竞争力位列全省市辖区第9、中部地区百强,创成了全市首个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及首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2025年,我们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走好产业强区之路,推动东部新兴产业板块打造东部新城新兴产业核心区,西部传统产业板块争创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南部绿色矿业板块创建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北部船舶产业板块规划建设国际化绿色海工产业集聚区;新增限上商贸单位20家,打造安徽江海联运枢纽中心,规划“三环四带五元”文旅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大力引育黄精、鳜鱼等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80亿元。走好创新引领之路,优化人才引育政策,加快整合竹产业创新研究院、绿色船舶公共研发平台等创新载体,同步实施链主企业培强、科创企业攀高、上市企业登峰计划。走好生态优先之路,谋划争取沿江集镇雨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改造等一批长江大保护项目,加快实施一批生态环保领域政府性投资项目,推进矿业经济“三绿共建”行动,加快实施棠溪抽水蓄能电站等绿色储能基地项目,深度参与绿电绿证交易,积极创建“以竹代塑”国家级应用推广基地。走好开放发展之路,提升池州高新区、贵池船舶工业基地、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开放能级,支持鸿叶集团等企业开拓“一带一路”市场。走好城乡融合之路,一体打造“景城一体”精致城区、“创新开放”优雅新区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扎实推进省定、市定和区“两会”票决等民生实事,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贵池力量。
市人大代表、青阳县人民政府县长方操胜:
过去的一年,青阳县同全市一道,真抓实干、奋勇争先,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万众期盼的池黄高铁通车运营,日均到发旅客近4000人;“一号工程”宝镁项目实现全流程量产,2024年产值达7亿元……全年新增“ 五上”企业89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连续三年实现年均新增30家左右,总量达192家、跃居全市县区第一。
2025年,我们将认真贯彻市两会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各项重点工作,全面落实聚焦“四个转变”、促进“两个更优”要求。突出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壮大镁铝轻合金首位产业,持续推进宝镁尽快全面投产达效,加快镁基汽车零部件研发应用转换,大力发展镁储氢等未来产业,争取今年新引进产业链项目20个以上。认真落实企业上台阶行动,规上工业企业突破200家,培育10亿级企业2家、20亿级企业2家以上,产值突破200亿元,增长20%以上。加力推进石灰炉窑、铸造等传统产业“上大关小”、整合重组,实现“老树发新芽”。坚持县山联动发展,积极争创东九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谋划九华山西大门开发,全力“引客入青”。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高标准建设省级中心村13个,确保两批7个省级精品示范村加速推进、建成达效。推深做实农业产业化“1+3+6+N”提升行动,大力发展九华黄精“一县一业”,扩大黄精种植面积,开发推广高价值产品,提升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实施现代化中小城市培育三年行动,着力提升县域功能品质活力,高质量办好各项民生实事,早日把青阳建成池州城市和产业两个“副中心”。
市政协委员、市民政局局长朱芸芸:
《政府工作报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针对性、指导性非常强,既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服务保障困难群众、“一老一小”等民生工作成效,也提出了2025年聚力办好民生实事、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点工作目标任务,为我们做好民政工作指明了方向。
回顾2024年,全市民政事业稳健发展,我市成功被纳入2025年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地区,市救助管理站被纳入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全国试点,“池州民政园”3个民政福利设施竣工,困难群众救助“ 全程网办”和“一门受理、分类审核救助”改革、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远程授权试点、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婚俗实验区改革等多项省级改革试点提质增效,社会组织、慈善力量在社会治理中展现新活力,全市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进一步夯实,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2025年,市民政局将认真学习贯彻市两会精神,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强化党对民政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农村幸福院、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全面实施第五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巩固拓展“物质+服务”救助、“全程网办”等社会救助领域5项改革成果,认真办好5项民生实事,多举措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壮大慈善力量、优化区划地名管理,延伸政府服务触角,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池州篇章贡献民政力量。
2024年,全市上下奋勇争先、砥砺前行,保持了“增速居前列、人均争上游”的发展态势,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池州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年。过去的一年,各地各部门干得怎么样?有哪些亮点?新的一年,将如何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接续奋斗、再创佳绩?会议期间,记者专访了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及部分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
□ 记者 钱雪梅
市人大代表、贵池区人民政府区长钱松: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贵池区构筑了东南西北四大产业板块,落地了铜基新材料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强化了艾可蓝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一批硬核支撑,办成了“三公里”就业圈全覆盖等一批为民实事,连续3年上榜全省制造业十强区、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区域综合竞争力位列全省市辖区第9、中部地区百强,创成了全市首个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及首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2025年,我们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走好产业强区之路,推动东部新兴产业板块打造东部新城新兴产业核心区,西部传统产业板块争创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南部绿色矿业板块创建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北部船舶产业板块规划建设国际化绿色海工产业集聚区;新增限上商贸单位20家,打造安徽江海联运枢纽中心,规划“三环四带五元”文旅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大力引育黄精、鳜鱼等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80亿元。走好创新引领之路,优化人才引育政策,加快整合竹产业创新研究院、绿色船舶公共研发平台等创新载体,同步实施链主企业培强、科创企业攀高、上市企业登峰计划。走好生态优先之路,谋划争取沿江集镇雨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改造等一批长江大保护项目,加快实施一批生态环保领域政府性投资项目,推进矿业经济“三绿共建”行动,加快实施棠溪抽水蓄能电站等绿色储能基地项目,深度参与绿电绿证交易,积极创建“以竹代塑”国家级应用推广基地。走好开放发展之路,提升池州高新区、贵池船舶工业基地、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开放能级,支持鸿叶集团等企业开拓“一带一路”市场。走好城乡融合之路,一体打造“景城一体”精致城区、“创新开放”优雅新区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扎实推进省定、市定和区“两会”票决等民生实事,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贵池力量。
市人大代表、青阳县人民政府县长方操胜:
过去的一年,青阳县同全市一道,真抓实干、奋勇争先,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万众期盼的池黄高铁通车运营,日均到发旅客近4000人;“一号工程”宝镁项目实现全流程量产,2024年产值达7亿元……全年新增“ 五上”企业89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连续三年实现年均新增30家左右,总量达192家、跃居全市县区第一。
2025年,我们将认真贯彻市两会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各项重点工作,全面落实聚焦“四个转变”、促进“两个更优”要求。突出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壮大镁铝轻合金首位产业,持续推进宝镁尽快全面投产达效,加快镁基汽车零部件研发应用转换,大力发展镁储氢等未来产业,争取今年新引进产业链项目20个以上。认真落实企业上台阶行动,规上工业企业突破200家,培育10亿级企业2家、20亿级企业2家以上,产值突破200亿元,增长20%以上。加力推进石灰炉窑、铸造等传统产业“上大关小”、整合重组,实现“老树发新芽”。坚持县山联动发展,积极争创东九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谋划九华山西大门开发,全力“引客入青”。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高标准建设省级中心村13个,确保两批7个省级精品示范村加速推进、建成达效。推深做实农业产业化“1+3+6+N”提升行动,大力发展九华黄精“一县一业”,扩大黄精种植面积,开发推广高价值产品,提升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实施现代化中小城市培育三年行动,着力提升县域功能品质活力,高质量办好各项民生实事,早日把青阳建成池州城市和产业两个“副中心”。
市政协委员、市民政局局长朱芸芸:
《政府工作报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针对性、指导性非常强,既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服务保障困难群众、“一老一小”等民生工作成效,也提出了2025年聚力办好民生实事、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点工作目标任务,为我们做好民政工作指明了方向。
回顾2024年,全市民政事业稳健发展,我市成功被纳入2025年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地区,市救助管理站被纳入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全国试点,“池州民政园”3个民政福利设施竣工,困难群众救助“ 全程网办”和“一门受理、分类审核救助”改革、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远程授权试点、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婚俗实验区改革等多项省级改革试点提质增效,社会组织、慈善力量在社会治理中展现新活力,全市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进一步夯实,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2025年,市民政局将认真学习贯彻市两会精神,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强化党对民政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农村幸福院、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全面实施第五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巩固拓展“物质+服务”救助、“全程网办”等社会救助领域5项改革成果,认真办好5项民生实事,多举措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壮大慈善力量、优化区划地名管理,延伸政府服务触角,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池州篇章贡献民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