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3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1月21日
向“新”提“质”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 通讯员 鲁琴 江靖
  2024年以来,东至县聚焦新型工业化建设,通过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攻坚,坚持工业经济主战场不动摇,不断延链补链强链,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质效。
  2024年11月5日,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新合成氨装置合成气顺利进入氨合成系统,产出合格液氨产品,实现了工艺全线贯通,标志着该公司合成氨节能环保升级改造项目建成投产。
  据介绍,该项目采用目前我国最先进的合成氨生产节能技术,属国内第二套生产合成氨成套装置,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合成氨行业节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中明确推荐的示范引领技术,具有节能环保优势和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此外,该公司运用工业互联网信息化和数字化操作平台,对生产线的运行状况、数据分析、工艺设定等进行实时监控和操作,大大提升了运行质效。“操作上更加精准,物料的平衡比原来人工控制更加到位。采用这些技术后,合成氨的生产成本和以前相比较下降了10%到15%,让公司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该公司副总经理徐玉银说。
  “该项目建成投产,对做优、做精、做强硝基产业链,进一步夯实企业可持续发展基础具有重大的战略支撑意义。”徐玉银说,基于目前合成氨的基础、成本优势,该公司准备往氨的下游进一步发展,生产液体尿素,然后再新上一套三聚氰胺生产设备,往下游产业进行延链,以调整公司整体的产品结构。
  作为东至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东至经开区围绕主导产业招项目、补链条,让高端集聚效应不断释放。2024年,该区新增入园企业5家,均属于化工新材料产业;通过招商引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腾笼换鸟等方式,园区落户65家化工企业中,已有化工新材料企业56家,化工新材料产业链逐步发展壮大。
  “去年以来,我们扎实推进工业(园区)战场行动,改革创新成效明显,获批省级化工新材料专利导航服务基地、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称号,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获批省级企业研发中心5家,精细化工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成效位列全省材料类第5名。”东至经开区党工委委员方栋梁介绍说。
  2024年,该县在5条百亿级产业链上深挖降本提能增效空间,延链补链强链工业项目61个、技改项目44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27家;建成省级智能工厂4家、数字化车间17家,获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