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2月12日
东至县东流镇红叶村以特色产业为引领,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典范——
村庄展“美颜” 百姓开“笑颜”
  □ 记者 张艺楠
  正月里的东至县东流镇红叶村到处张灯结彩,在一片欢乐喜庆的氛围中,产业振兴的蓬勃力量悄然涌动。
  2月7日,记者走进位于红叶村的安徽巨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巨丰”)龙虾养殖基地,只见基地负责人樊琳熟练换上防水靴,拎起满满一大袋饲料去喂养虾苗。“别看这些龙虾苗个头小,食量大得很,每隔两三天,我们就要去喂一次。”樊琳一边弯腰撒饵料,一边向记者介绍。水面下隐约可见密密麻麻的小龙虾苗争相觅食,充满生机。
  2017年秋,当安徽巨丰负责人汪春第一次踏足红叶村时,现在的基地还是一片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的零散闲置土地。在村两委的协调下,他从村民手中流转了412亩土地,进行稻虾综合种养。如今,基地早已旧貌换新颜,不仅诞生了全市首家小龙虾加工厂,更借助“线上+线下”渠道,让一只只小龙虾从东至走向全国各地百姓餐桌。该公司还与上百家商户紧密合作,让红叶村小龙虾产业日益壮大。
  “ 村里给咱们修路、通水,连排水沟都重新规划,才有了今天的规模。”汪春说,但让他感到欣慰的是,企业每年为10户脱贫户提供稳定岗位,解决了脱贫户的就业难题。
  村民叶翠萍在基地负责分拣龙虾的工作,谈及如今的生活,不禁感慨道:“过去在外漂泊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儿童,愧疚和牵挂经常煎熬着我。现在在家门口上班,既能照顾好家庭,又能有不错的收入!”
  龙虾产业的兴起,像一场“及时雨”,带动了整个村庄发展。沿着新修的柏油路向村北前行,尧渡河畔的热闹景象映入眼帘。无动力乐园的滑梯上、攀爬架旁、跷跷板上,尽是孩子们嬉戏的身影。这个充满趣味的无动力乐园虽然目前还处于试运营阶段,已然成为孩子们心中无可代替的乐园。村民叶东来牵着孙子的手穿梭其间,开心地说:“以前带孩子去游乐场,得开车到县城。现在家门口就有这样的好地方,连城里亲戚都羡慕!”
  “ 等3月份乐园正式开放,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20万元的收入,还能带动周边的农家乐生意,让整个村子都热闹起来!”红叶村党总支书记王正华说。
  在村党群服务中心不远处,一排融合徽派建筑风格的乡村会客厅格外引人注目。推开木门,农家土灶、乡村大食堂等设施一应俱全,墙壁上悬挂的红辣椒串与手工编织的竹篓相映成趣;手工艺体验区里,游客们可以亲手体验磨豆腐、制米饺等农事乐趣,感受浓郁的乡村风情;特色餐饮区为游客准备了一道道地道的农家美食,让人回味无穷。
  据介绍,该会客厅以“留住乡愁、展现特色”为目标,整合闲置农房资源,打造集民俗体验、农产品展销、游客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于2023年6月启动建设,历时半年完成主体工程,总投资200万元。
  在大力发展产业的基础上,红叶村通过“党员包片+群众参与”模式,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村两委积极宣传发动,鼓励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并充分利用板凳会、村民议事会宣传和美乡村建设政策,引导村民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共建美丽家园。近年来,该村先后评选出94户卫生清洁户、35户“和美人家”,创建了53户美丽庭院。外出务工的村民返乡后,对村庄环境的巨大变化赞叹不已:“村庄真是大变样,越来越漂亮啦!”
  站在乡村会客厅二楼的观景台上眺望整个村庄,连片的温室大棚里,孕育着新的生机;停车场里,来自各地的车辆整齐停放;无动力乐园里,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这个曾经普普通通的乡村,正沿着“产业兴、环境美、治理优”的康庄大道阔步前行,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王正华满怀信心地表示:“未来,我们将紧紧以特色产业为引领,全力优化一产、强化二产、搞活三产,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持续提升稻虾种养品质,扩大农产品加工业规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把红叶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和美乡村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