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2月18日
教育的真谛
  □刘志峰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在《道德经》中的这句箴言,如同一股清泉,穿越千年时光,轻声诉说着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教育的真谛,在于顺应自然之道,尊重每个生命的独特性,让每一个孩子都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以自己独有的节奏和姿态,绽放出最灿烂的生命之花。
  自然育人,顺应儿童天性
  走进池州市直幼教集团的每一所幼儿园,都仿佛踏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态园,这里田园野趣、四季花开、百果争香、万物竞秀,每一个角落都映射着对大自然的眷念,每一处细节都表达着对儿童的尊重,每一款游戏都追随着儿童的兴趣与成长。
  当春风拂过校园,这里花儿绽放、蝴蝶飞舞,孩子们在游戏场上追逐嬉戏,清脆的笑声在校园回响;当夏日照射大地,这里绿树成荫、郁郁葱葱,孩子们在树荫下自由攀爬、合作建构,灵动的身影在树丛中穿梭;秋天的校园橘子渐黄、柿子变红,孩子们在荷塘边喂小鱼、玩泥巴,探究大自然的无穷乐趣;伴随冬日暖阳,金黄的银杏叶覆盖草地,孩子们踩在松软的树叶上,与小羊、小兔相伴玩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温暖而幸福。
  这样原生态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是对大自然的尊重,更是对儿童天性的遵循。它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释放天性,滋养心灵,激发好奇,学会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在这里,每一次触摸、观察和尝试,都是对未知世界的勇敢探索,都是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在这里,孩子们自由地奔跑、探究、发现,好奇心和探究欲得到极大满足。
  适性成长,张扬儿童个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每一个生命的需求都是多种多样的,每一个生命的发展形态都是多姿多彩的,他们就像一颗颗不同的种子,未来有可能成为一棵大树,也可能成为一棵小草,但无论是参天大树还是无名小草,他们都应该获得同样的尊重。
  “适性成长”一直是我们追求的育人目标。教育应当尊重个体差异,支持儿童个性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道路上奔跑。这也是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育智慧的生动实践。
  为了支持孩子适性成长,我们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精心组织每一场游戏活动,并利用延时服务课时间,开设了游泳、围棋、跳绳、平衡车、舞蹈、音乐、美工、绘本阅读、科学小实验等30余项社团特色活动,深受广大幼儿和家长的喜爱。每个孩子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活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我们努力创造一个开放、包容、多元的教育环境,支持孩子全面而富有个性地成长,努力让每一个生命都能自由绽放。
  家园协作,赋能儿童发展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相互合作,协同育人。我们定期召开家长会,邀请家长来园参加开放日活动,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与策略;建立家园联系制度,为每个孩子准备一本家园联系手册,作为家园沟通的桥梁,及时记录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情况,家长可以随时查看并留言交流反馈;定期开展亲子活动,如亲子运动会、亲子阅读分享、亲子创新大赛等。
  丰富多彩的家园活动,为家长和孩子共同度过美好时光创造机会,努力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在探究中思考,在合作中成长,享受高质量陪伴。引导家长赋能儿童发展,陪伴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幸福而又有意义的童年。
  自然育人,适性成长,让每一个生命自由绽放。这不仅是我们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追求,更是我们对每一个孩子美好未来的期许和祝愿。每个孩子都如同一颗独一无二的种子,只要给予他们适宜的阳光、雨露、沃土,他们就能够茁壮成长。
  作为教育人,我们应以无限的可能性看待孩子,以不断成长的生命态度对待孩子,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欣赏、信任和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在宽松惬意的环境里专心地学、痛快地玩,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单位:池州市直幼儿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