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2月25日
“小而美”汇成文化“大民生”

图为梅林公共文化空间举办的幼儿阅读活动。通讯员 何梦萍 摄
□通讯员汪崇峰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公共文化空间是区别于生活和工作的“第三空间”,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场景。
去年以来,东至县整合“15分钟阅读圈”及现有公共文化设施场所,建成梅林、尧舜、秋浦、渡口、大公馆等5个公共文化空间,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推进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这里书香弥漫,又安静,我很喜欢在这里看书、做作业。”近日,和煦的阳光洒进尧舜公共文化空间,正在二楼长廊看书的东至一中学生吴雅说。在这个文化空间,举目四望,每个区域都能看到阅读者的身影。儿童阅读区不时响起轻微的翻书声,家住舜帝花园的姚瑶和爷爷分坐书桌两侧,一老一少正认真阅读着绘本和报刊。“带娃、看报两不误,我很喜欢这里。”姚瑶的爷爷说。
据介绍,尧舜公共文化空间藏书近19万册,开架书刊达12万册,设有成人阅读区、儿童阅读区、少儿活动室、文创中心、书画展厅、电影放映室等功能区。“我们充分利用资源潜力,积极打造文化生活新场景,结合县域特色和时代主题,策划读书会、手工艺制作、书画座谈、电影放映等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活动,还常态化开展更深层次的阅读活动,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该公共文化空间负责人说。
在大渡口镇大公馆公共文化空间,共享书吧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类书籍,前来读书的居民有的忙着查找喜欢的书籍,有的端坐在桌前聚精会神地阅读。“为了做出‘新亮点’,我们在公共文化空间内设置了共享书吧,鼓励居民将自己的书籍捐赠出来,让图书在共享书吧流通,引导大家一起做知识的传递者、做文明的践行者。”大公馆社区党委书记方圆说。
2024年以来,该县5个公共文化空间共开展文艺表演、民俗体验、知识讲座、送戏进小区等文化活动328场次,接待约19万人次;各公共文化空间根据自身特色,策划举办了不同主题的文化活动,如手工艺品制作、中秋诗词会、“妇孺书缘”、“墨香阅读节”等,“ 小而美”的公共文化空间出彩又出圈,满足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
“ 我们将持续提升公共文化空间的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确保空间有序运营与可持续发展,推动公共文化空间向‘品质高、美感强、体验好’跃升。”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