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2月28日
筑牢安全防线 护航复工复产
□ 记者 王晶晶
从机器轰鸣的建筑工地,到井然有序的矿山作业面,再到全速运转的化工生产线,新春伊始,我市政企协同发力,严把建筑、非煤矿山、化工企业复工复产安全关,以“开局即决战”的姿态,为新一年高质量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2月20日,在主城区市投资大厦项目建设工地,塔吊吊臂上下起落,各施工班组密切配合,加快工程进度。“我们全面做好复工前安全检查工作,项目已于2月10日复工,目前主体结构已全面封顶。二次结构和墙体砌筑施工已完成35%,后续将根据工程进度,增加工种人员,并同步推进验收和交付工作。”项目负责人余正江介绍。
当天,在市人民医院停车场项目现场,也是一派繁忙的施工场景。“截至2月20日,项目已全面复工,正在进行土方外运及第二层支护结构施工作业。”项目负责人王源辉介绍,为确保施工现场安全,复工后组织专项安全检查3次,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86人次,从源头上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随着各建筑工地的陆续复工复产,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持续跟踪指导,实时掌握企业复工复产进度,加大帮扶力度。“截至2月24日,市本级29个在建工程已全部复工。针对建筑企业,我们建立了‘1+7+N’复工管理体系,创新实施‘四步走’审批机制,严格执行工地自查、现场指导、机构审核、人员复查程序,对170余个项目开展一对一复工指导,实现安全隐患排查全覆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
2月19日,在贵池区梅街镇峡川村的池州市中银矿业发展有限公司,贵池区应急管理局联合多部门深入矿山作业区域,对生产设备、监测系统进行逐项核验。公司负责人徐洪明表示,复工复产前,公司严格执行自查自纠制度,完成全员安全培训,设备检修率达100%,并整改安全隐患2处。
连日来,在东至县东流镇的安徽交控东流新材料有限公司柯家村矿,采剥工作正有序推进。“矿山自2月8日起已全面复工复产,161名工人全部返岗,完成基建采准剥离5万方。”公司总经理朱士报告诉记者,在县应急管理局的指导下,通过“自查+督导”模式已完成24项隐患整改,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市应急管理局紧盯非煤矿山安全,通过“培训+督导”双管齐下的方式,严把安全“第一关”,筑牢复产“压舱石”。日前,全市非煤露天基建矿山安全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120余名企业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培训,系统学习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与规范建设流程,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共派出复工复产检查组6个,下沉检查人员60余人次,帮助28家非煤矿山顺利复工复产。
2月21日,在位于东至经开区的安徽圣达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物料搬运、包装等工作。“公司现有5个生产车间,其中2个车间已复工复产,新项目车间正加快验收进度。”公司负责人蔡统骏说,目前106名员工已全部返岗,公司在复产前组织了综合应急演练,各个车间在此基础上又各自开展了一次专项应急演练。
在附近的安徽兴欣新材料有限公司,中控室工作人员正通过电脑大屏全方位监测生产车间。“公司现有101和104两个生产车间,101车间已经复工复产,另有一个新项目正处于安全评估阶段。”公司负责人王建说,目前120名员工已全部返岗,除严格落实复工复产前安全措施,企业还通过培训教育、应急演练等方式,促进员工尽快调整状态,全身心投入到生产工作中。
为助力化工企业安全复工复产,市应急管理局除了线上推送“复工复产安全提示”外,还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视频、复工复产要点培训、观摩化工设备等形式,对我市45家化工企业、116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员开展多维度安全培训。此外,组建了2个“监管干部+行业专家”审核组开展一对一现场指导服务。“截至2月18日,我市共对34家化工及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复工复产现场复核工作,33家企业具备复工条件恢复正常生产,排查并消除隐患83条。”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危化科科长雷建军说。
从机器轰鸣的建筑工地,到井然有序的矿山作业面,再到全速运转的化工生产线,新春伊始,我市政企协同发力,严把建筑、非煤矿山、化工企业复工复产安全关,以“开局即决战”的姿态,为新一年高质量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2月20日,在主城区市投资大厦项目建设工地,塔吊吊臂上下起落,各施工班组密切配合,加快工程进度。“我们全面做好复工前安全检查工作,项目已于2月10日复工,目前主体结构已全面封顶。二次结构和墙体砌筑施工已完成35%,后续将根据工程进度,增加工种人员,并同步推进验收和交付工作。”项目负责人余正江介绍。
当天,在市人民医院停车场项目现场,也是一派繁忙的施工场景。“截至2月20日,项目已全面复工,正在进行土方外运及第二层支护结构施工作业。”项目负责人王源辉介绍,为确保施工现场安全,复工后组织专项安全检查3次,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86人次,从源头上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随着各建筑工地的陆续复工复产,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持续跟踪指导,实时掌握企业复工复产进度,加大帮扶力度。“截至2月24日,市本级29个在建工程已全部复工。针对建筑企业,我们建立了‘1+7+N’复工管理体系,创新实施‘四步走’审批机制,严格执行工地自查、现场指导、机构审核、人员复查程序,对170余个项目开展一对一复工指导,实现安全隐患排查全覆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
2月19日,在贵池区梅街镇峡川村的池州市中银矿业发展有限公司,贵池区应急管理局联合多部门深入矿山作业区域,对生产设备、监测系统进行逐项核验。公司负责人徐洪明表示,复工复产前,公司严格执行自查自纠制度,完成全员安全培训,设备检修率达100%,并整改安全隐患2处。
连日来,在东至县东流镇的安徽交控东流新材料有限公司柯家村矿,采剥工作正有序推进。“矿山自2月8日起已全面复工复产,161名工人全部返岗,完成基建采准剥离5万方。”公司总经理朱士报告诉记者,在县应急管理局的指导下,通过“自查+督导”模式已完成24项隐患整改,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市应急管理局紧盯非煤矿山安全,通过“培训+督导”双管齐下的方式,严把安全“第一关”,筑牢复产“压舱石”。日前,全市非煤露天基建矿山安全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120余名企业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培训,系统学习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与规范建设流程,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共派出复工复产检查组6个,下沉检查人员60余人次,帮助28家非煤矿山顺利复工复产。
2月21日,在位于东至经开区的安徽圣达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物料搬运、包装等工作。“公司现有5个生产车间,其中2个车间已复工复产,新项目车间正加快验收进度。”公司负责人蔡统骏说,目前106名员工已全部返岗,公司在复产前组织了综合应急演练,各个车间在此基础上又各自开展了一次专项应急演练。
在附近的安徽兴欣新材料有限公司,中控室工作人员正通过电脑大屏全方位监测生产车间。“公司现有101和104两个生产车间,101车间已经复工复产,另有一个新项目正处于安全评估阶段。”公司负责人王建说,目前120名员工已全部返岗,除严格落实复工复产前安全措施,企业还通过培训教育、应急演练等方式,促进员工尽快调整状态,全身心投入到生产工作中。
为助力化工企业安全复工复产,市应急管理局除了线上推送“复工复产安全提示”外,还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视频、复工复产要点培训、观摩化工设备等形式,对我市45家化工企业、116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员开展多维度安全培训。此外,组建了2个“监管干部+行业专家”审核组开展一对一现场指导服务。“截至2月18日,我市共对34家化工及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复工复产现场复核工作,33家企业具备复工条件恢复正常生产,排查并消除隐患83条。”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危化科科长雷建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