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07日
创先争优奋勇争先 加快推动池州高质量发展
□ 记者 陆寒芳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在我市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盯“总量上台阶、增速争先进,人均冲上游、单打拼冠军”目标,聚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工作,创先争优、奋勇争先,加快推动池州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并作出明确要求,指引我市各地各部门和广大企业向“新”而行、以“质”致远。
“总书记指出,抓产业创新,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招商服务科负责人储余兵表示,要瞄准新质生产力,发挥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现有发展优势,围绕镁铝新材料、商业航天、先进光储、先进封测等领域,按照商业航天“一体两翼三基地”、镁铝融合发展“六个一”思路,深耕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我们将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以高水平科技创新、高质量产业结构、高效能创新体系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东至县主导产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推动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东至县科技工业信息化局总经济师张劲草表示。
安徽欧泰祺智慧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聚焦数字化供水计量及管网运维综合解决方案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2024年获得CNAS测控技术实验室、安徽工业精品等荣誉。“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苦练内功,加大研发投入,在继续健全供水管网物联网感知体系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智慧水务平台应用,强化供水管网监测预警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该公司常务副总王敬玉说。
抓科技创新,要着眼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万马奔池”人才计划,推动形成汇集高人、培养能人、凝聚众人的生动局面。2022年底,“85后”博士陈健选择来池发展,担任安徽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带领公司研发团队在汽油机国六b催化剂开发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继续发挥环保技术优势,向氢燃料发动机后处理、船舶排放控制等前沿领域延伸,为绿水青山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平天湖风景区经济发展处负责人包善骏表示,将聚力打造“心平‘企’顺”营商环境品牌,建立全员联系经济工作机制,对主导产业、专业市场、“四上”企业、在建工程、招商项目等实行全覆盖式帮扶指导,抓好企业反馈问题梳理、交办、协调和解决,实行多渠道回访反馈机制,确保问题真办快办,以一流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提振了我们民营企业发展信心,让我们企业发展方向更清、目标更明,心里更亮堂了。”皖南国际会展城项目负责人戴海平表示,将坚持小城大会展的发展理念,立足皖南地域资源,建平台、聚人气、拓渠道、树品牌,不断放大会展经济的溢出效应,力争将皖南国际会展城打造成具有区域性特色的会展中心。“作为民营商业航天的龙头企业,星河动力将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勇于创新创造,在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上献计出力,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积极作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安徽星河动力航天公司液体发动机工艺师程微表示。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024年,我市农业生产稳步向好,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82.2万亩,粮食产量67.8万吨。“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在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尽职尽责。我们要坚决扛稳粮食生产责任,以更大决心和力度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保质保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高耕地质量;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加快种业、农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市农科院副院长吴满霞表示。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科科长朱州松表示,将始终把稳就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第一位工作,围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持续打造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真正做到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在我市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盯“总量上台阶、增速争先进,人均冲上游、单打拼冠军”目标,聚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工作,创先争优、奋勇争先,加快推动池州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并作出明确要求,指引我市各地各部门和广大企业向“新”而行、以“质”致远。
“总书记指出,抓产业创新,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招商服务科负责人储余兵表示,要瞄准新质生产力,发挥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现有发展优势,围绕镁铝新材料、商业航天、先进光储、先进封测等领域,按照商业航天“一体两翼三基地”、镁铝融合发展“六个一”思路,深耕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我们将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以高水平科技创新、高质量产业结构、高效能创新体系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东至县主导产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推动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东至县科技工业信息化局总经济师张劲草表示。
安徽欧泰祺智慧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聚焦数字化供水计量及管网运维综合解决方案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2024年获得CNAS测控技术实验室、安徽工业精品等荣誉。“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苦练内功,加大研发投入,在继续健全供水管网物联网感知体系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智慧水务平台应用,强化供水管网监测预警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该公司常务副总王敬玉说。
抓科技创新,要着眼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万马奔池”人才计划,推动形成汇集高人、培养能人、凝聚众人的生动局面。2022年底,“85后”博士陈健选择来池发展,担任安徽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带领公司研发团队在汽油机国六b催化剂开发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继续发挥环保技术优势,向氢燃料发动机后处理、船舶排放控制等前沿领域延伸,为绿水青山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平天湖风景区经济发展处负责人包善骏表示,将聚力打造“心平‘企’顺”营商环境品牌,建立全员联系经济工作机制,对主导产业、专业市场、“四上”企业、在建工程、招商项目等实行全覆盖式帮扶指导,抓好企业反馈问题梳理、交办、协调和解决,实行多渠道回访反馈机制,确保问题真办快办,以一流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提振了我们民营企业发展信心,让我们企业发展方向更清、目标更明,心里更亮堂了。”皖南国际会展城项目负责人戴海平表示,将坚持小城大会展的发展理念,立足皖南地域资源,建平台、聚人气、拓渠道、树品牌,不断放大会展经济的溢出效应,力争将皖南国际会展城打造成具有区域性特色的会展中心。“作为民营商业航天的龙头企业,星河动力将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勇于创新创造,在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上献计出力,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积极作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安徽星河动力航天公司液体发动机工艺师程微表示。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024年,我市农业生产稳步向好,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82.2万亩,粮食产量67.8万吨。“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在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尽职尽责。我们要坚决扛稳粮食生产责任,以更大决心和力度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保质保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高耕地质量;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加快种业、农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市农科院副院长吴满霞表示。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科科长朱州松表示,将始终把稳就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第一位工作,围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持续打造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真正做到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