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10日
“微改造”惠及大民生 “边角地”变身停车场

  记者 陈淑芬/文 通讯员 郑玲燕/图
  3月6日清晨,家住东至县香隅镇梅山小区的曹先生像往常一样发动汽车,缓缓驶离小区。后视镜里,新划的停车位整齐排列,充电桩在晨光中闪耀着金属光泽。“这里曾经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经过改造变成停车场。以前我们回家得‘兜圈’抢车位,现在停车加充电一气呵成。”曹先生感慨道。
  随着私家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数量迅猛增长,停车难与充电难问题困扰着很多居民。
  “群众天天有感的烦心事,就是我们要解决的民生大事。”香隅镇党委委员王超告诉记者,2024年年初,以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为契机,香隅镇将目光聚焦到那些被忽视的边角地、闲置地,决心破解群众停车与充电的困局。
  在尧香商务宾馆北侧,3个月前还是荒草丛生的闲置地,如今已变身“口袋停车场”。16个标准化车位旁,葱郁的绿植错落有致。“这里过去是卫生死角,现在成了便民设施。”王超指着停车场改造前后的对比图介绍,香隅镇前期进行了大量调研,主动将群众的需求纳入边角空闲地块挖潜、闲置土地资源盘活规划中,优先在镇政府、供电所、部分村委会等区域新增公共充电桩,实现民生需求与资源利用“双赢”,并为每块地制定了专门的改造方案。
  这种“见缝插针”的巧思,在香隅镇中心幼儿园停车场建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占地面积约3亩的低洼地,历经2个月蜕变,1870平方米的透水沥青地面划分出50余个车位,其中6个专供大型运输车辆使用。放学时分,家住香隅村的朱女士轻松地将车子停入标线清晰的泊位。她见证了这里从杂草丛生、垃圾遍地,到地面平整、秩序井然的转变。现在,她无需再和其他家长在幼儿园门前上演“抢位大战”,“ 坐在车里惬意地听上一首歌曲,看着孩子蹦蹦跳跳跑出来,突然觉得生活更美好了。”
  漫步在焕然一新的香隅街巷,曾经杂乱的“边角地”变成了绿荫掩映的停车场、整齐排列的充电桩。截至目前,全镇通过盘活剩余空间,已建成公用免费停车场3处,新增便民停车位72个。
  “这些‘边角地’就像衣服上的补丁,补好了便能成为特色装饰。”香隅镇副镇长吴先辉表示,该镇正将“边角地变形”模式拓展至更多领域:推进闲置宅基地入市、在屋顶安装光伏发电板、利用闲置空间建设便民服务大厅等,更好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图为改造后的香隅镇中心幼儿园停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