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15日
全国人大代表丁德芬深入基层宣讲全国两会精神— —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更加清晰了!”

图为丁德芬为梅城村村民和志愿者宣讲现场。 通讯员 陈佳 摄

  □ 记者 陈淑芬
  全国两会刚结束不久,全国人大代表、东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丁德芬深入基层,通过“冒热气”“接地气”的宣讲,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化作缕缕春风,送入村庄百姓家。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这让我感受到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更加清晰了。”丁德芬在接受采访时,特意翻开两会笔记,指着用红笔圈注的“家风传承”“文旅融合”等关键词说:“要让每个乡村都能在历史文脉中找到发展密码。”
  丁德芬宣讲的首站选在东至县尧渡镇梅城村。这里作为周氏家族“六世书香 百年家风”的发源地,“崇儒尚德、培心正业、清慎开明、勤俭乐济”的家风故事备受推崇。近年来,该村以“家风+”模式推进乡村振兴,依托周馥接官厅、周氏宗祠,建成家风文化馆等特色阵地,累计接待市民游客20万余人次。
  “咱们守着这么好的资源,更要加强文明乡风建设,千方百计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在周馥接官厅内,丁德芬指着厅内“风清南服”匾额激情开讲,“在人民大会堂听到‘加强文明乡风建设’时,我立刻想到这块匾— — 文化传承就是给乡村振兴‘培根’,让文化遗产从静态保护转向动态传承,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她的宣讲引发广泛共鸣。东至县尧渡镇梅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志愿者高依茹说:“丁代表的宣讲让我深受启发,以后我将更加积极投入到理论宣讲、文化传承、志愿服务等文明实践工作中去,为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顾不上休息,丁德芬又直奔梅城村村部。面对50余名党员和村民代表,她侃侃而谈:“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针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出诸多真知灼见,给我带来不少启发,我认为梅城村应该持续打造好多元化家风体验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研学、文艺展演等活动,让文化软实力变成发展硬支撑…… ”梅城村党总支书记洪应中深有感触:“丁代表的宣讲既有高度,又接地气。我们要运用好资源优势,打造好文化品牌,让脑袋‘富’起来,让口袋‘富’起来。”
  “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丁德芬常以这句感悟与基层党员干部共勉。她将参会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整理成档,用宣讲传递两会声音、解读惠民政策,“让田间地头成为宣讲两会精神的‘大课堂’,让基层文化阵地成为乡村振兴的‘加油站’,把学习成效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