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15日
无人机喷药“误伤”莲藕 法官“科学”调解化纠纷
□ 通讯员 郑绵坤
近日,贵池区秋江街道一起因无人机喷洒农药引发的赔偿纠纷,在贵池区法院乌沙法庭法官的耐心调解下,得以圆满化解。
2024年7月,正是水稻病虫害防治关键期。秋江街道种植大户鲍某使用无人机对自家承包的近300亩稻田喷洒除草剂。不久后,高某便发现自家藕塘内原本碧绿的荷叶出现卷边、发黄甚至焦枯现象,新抽出的藕带表皮也浮现一些褐色斑点。经其自行向某鉴定机构申请鉴定,认为其莲藕损失系无人机所喷洒的农药飘移所致,遂将鲍某诉至乌沙法庭,索赔42万余元。
“ 稻田与藕塘之间仅间隔一条小河沟和一块田埂,宽度约为10米。”为精准获取关键数据,今年1月9日,乌沙法庭法官来到现场,拿着皮尺对两家稻田与藕塘间隔距离进行了丈量。因河沟与田埂有一定的高度差,皮尺难以直接测量,为保障丈量数据的准确性,法官们现场取材,将皮尺绑在一根长约6米的竹竿上,多次取点进行丈量,并同步记录田埂宽度,为后续调解提供科学依据。
为进一步了解莲藕等作物对农药的敏感性,乌沙法庭法官前往市农业农村局咨询专家。同时鉴于无人机喷洒农药还会受到风力的影响,该法庭还向市气象局调取当日的气象资料,了解到当天的风力等级为3到4级,这种风力将无人机所喷洒的农药吹散至相邻地块具有一定的可能性。法官还在距离藕塘不远处的田埂上,询问另一位莲藕种植大户,了解到荷叶对某些特定农药的极度敏感性,再结合前几日专家的解读以及气象资料,为后续案件的成功调解奠定了基础。
“机械判决并不是矛盾纠纷化解的目标,只会加深两家的矛盾。”在调解过程中,法官发现双方矛盾焦点在于责任认定。鲍某认为赔偿即等同于承认过错,高某则面临藕塘亏损压力。3月12日上午,乌沙法庭法官再一次赶往当地,融合“情”“法”“理”进行调解,顺利解开了两家人心里的“疙瘩”。最终,经过五轮调解,高某将赔偿诉求降至5万元,鲍某欣然接受,双方现场签署了调解协议。
近日,贵池区秋江街道一起因无人机喷洒农药引发的赔偿纠纷,在贵池区法院乌沙法庭法官的耐心调解下,得以圆满化解。
2024年7月,正是水稻病虫害防治关键期。秋江街道种植大户鲍某使用无人机对自家承包的近300亩稻田喷洒除草剂。不久后,高某便发现自家藕塘内原本碧绿的荷叶出现卷边、发黄甚至焦枯现象,新抽出的藕带表皮也浮现一些褐色斑点。经其自行向某鉴定机构申请鉴定,认为其莲藕损失系无人机所喷洒的农药飘移所致,遂将鲍某诉至乌沙法庭,索赔42万余元。
“ 稻田与藕塘之间仅间隔一条小河沟和一块田埂,宽度约为10米。”为精准获取关键数据,今年1月9日,乌沙法庭法官来到现场,拿着皮尺对两家稻田与藕塘间隔距离进行了丈量。因河沟与田埂有一定的高度差,皮尺难以直接测量,为保障丈量数据的准确性,法官们现场取材,将皮尺绑在一根长约6米的竹竿上,多次取点进行丈量,并同步记录田埂宽度,为后续调解提供科学依据。
为进一步了解莲藕等作物对农药的敏感性,乌沙法庭法官前往市农业农村局咨询专家。同时鉴于无人机喷洒农药还会受到风力的影响,该法庭还向市气象局调取当日的气象资料,了解到当天的风力等级为3到4级,这种风力将无人机所喷洒的农药吹散至相邻地块具有一定的可能性。法官还在距离藕塘不远处的田埂上,询问另一位莲藕种植大户,了解到荷叶对某些特定农药的极度敏感性,再结合前几日专家的解读以及气象资料,为后续案件的成功调解奠定了基础。
“机械判决并不是矛盾纠纷化解的目标,只会加深两家的矛盾。”在调解过程中,法官发现双方矛盾焦点在于责任认定。鲍某认为赔偿即等同于承认过错,高某则面临藕塘亏损压力。3月12日上午,乌沙法庭法官再一次赶往当地,融合“情”“法”“理”进行调解,顺利解开了两家人心里的“疙瘩”。最终,经过五轮调解,高某将赔偿诉求降至5万元,鲍某欣然接受,双方现场签署了调解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