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26日
书记出镜当主播 乡音传递“好声音”
□ 记者 陈淑芬 实习生 陶静怡
“大家好,最近很多人到村里来咨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缴政策,大部分村民听得云里雾里,今天我想通过这个视频和大家聊聊……”日前,东至县洋湖镇南山村党总支书记邓根来坐在自家沙发上对着手机镜头,用地道的东至方言讲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这条短视频转发量超过500人次,评论区涌来150条参保咨询,收藏量更是突破千人。
连日来,在东至县,像这样接地气的“书记说政策”短视频正掀起一股传播热潮。田间地头的场景、掰着手指算账的实在话、原汁原味的乡音,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变得生动可感。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县养老保险提档补缴人数达5391人,补缴金额7227万元,同比增长232%,政策落地成效显著扩大。
在尧渡镇梅城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民周某正忙着办理补缴手续。“以前总觉着‘多缴多得’是句空话,直到洪书记给我列出明白账本。”他指着手机里保存的短视频告诉记者,该村党总支书记洪应中用“71岁半就能回本,回本同时还会收到国家发放的26827元,活到老国家就发到老”的大白话,将复杂的计算公式转化为直观收益分析,彻底打消了他的顾虑。
“ 短视频传播要比传统宣传单页传播面更广,特别是覆盖了外出务工群体和参保人员的子女,让他们能够选择更高档次缴费,为老年人生活提供保障。”东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城乡居保中心主任黄新琴介绍,针对部分群众对“长缴多得、多缴多得”原则理解不透、信任不足的现状,该县摒弃传统照本宣科式宣讲,一方面组织全县251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录制视频,将政策术语转化为家乡话,实现政策解读的“最后一公里”渗透;另一方面构建“1+15+N”三级联动机制,安排1个县级政策专班统筹指导,15个乡镇社保所包片督导,N名村级网格员入户答疑。
“村党组织书记是基层参保居民的‘ 身边人’,出镜的信任度显著高于机构人员宣传,能够有效化解群众对政策的理解障碍。”黄新琴表示,这种创新模式有效突破“政策知晓度低、参保意愿弱”的瓶颈。尧渡镇尧舜社区的张奶奶对此深有感触:“社区书记用土话将政策讲得明明白白,我这没念过书的老太婆都听懂了!”
随着“书记说政策”系列短视频在微信群、朋友圈、视频号的广泛传播,“书记发的视频看了没”“你选哪一档”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新话题。龙泉镇铁炉村赵女士在外工作,通过视频号刷到村党支部书记在短视频中讲解养老保险政策后,决定分别给父母一次性补缴3万元。“补缴划算,我们在外工作也更安心。”她算了一笔账:父母每人每月可多领200多元,几年就能回本,之后全是净收益。
政策宣传的持续升温不仅体现在数据增长上,更深藏在为民服务的温情中。许多村党组织书记在拍摄短视频时同步收集群众建议,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否只需要缴费15年”等高频问题进行整理,予以统一答复。东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据此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在县、镇、村三级均设置了城乡居保政策咨询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进行业务咨询。
“当村党组织书记们操着方言解读政策时,党群关系的‘连心桥’已在潜移默化中架起,这是乡村治理理念的升级。”黄新琴表示,下一步,将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定制特色宣传方案,让惠民政策既“声”入人心更“深”得民心。
“大家好,最近很多人到村里来咨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缴政策,大部分村民听得云里雾里,今天我想通过这个视频和大家聊聊……”日前,东至县洋湖镇南山村党总支书记邓根来坐在自家沙发上对着手机镜头,用地道的东至方言讲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这条短视频转发量超过500人次,评论区涌来150条参保咨询,收藏量更是突破千人。
连日来,在东至县,像这样接地气的“书记说政策”短视频正掀起一股传播热潮。田间地头的场景、掰着手指算账的实在话、原汁原味的乡音,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变得生动可感。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县养老保险提档补缴人数达5391人,补缴金额7227万元,同比增长232%,政策落地成效显著扩大。
在尧渡镇梅城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民周某正忙着办理补缴手续。“以前总觉着‘多缴多得’是句空话,直到洪书记给我列出明白账本。”他指着手机里保存的短视频告诉记者,该村党总支书记洪应中用“71岁半就能回本,回本同时还会收到国家发放的26827元,活到老国家就发到老”的大白话,将复杂的计算公式转化为直观收益分析,彻底打消了他的顾虑。
“ 短视频传播要比传统宣传单页传播面更广,特别是覆盖了外出务工群体和参保人员的子女,让他们能够选择更高档次缴费,为老年人生活提供保障。”东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城乡居保中心主任黄新琴介绍,针对部分群众对“长缴多得、多缴多得”原则理解不透、信任不足的现状,该县摒弃传统照本宣科式宣讲,一方面组织全县251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录制视频,将政策术语转化为家乡话,实现政策解读的“最后一公里”渗透;另一方面构建“1+15+N”三级联动机制,安排1个县级政策专班统筹指导,15个乡镇社保所包片督导,N名村级网格员入户答疑。
“村党组织书记是基层参保居民的‘ 身边人’,出镜的信任度显著高于机构人员宣传,能够有效化解群众对政策的理解障碍。”黄新琴表示,这种创新模式有效突破“政策知晓度低、参保意愿弱”的瓶颈。尧渡镇尧舜社区的张奶奶对此深有感触:“社区书记用土话将政策讲得明明白白,我这没念过书的老太婆都听懂了!”
随着“书记说政策”系列短视频在微信群、朋友圈、视频号的广泛传播,“书记发的视频看了没”“你选哪一档”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新话题。龙泉镇铁炉村赵女士在外工作,通过视频号刷到村党支部书记在短视频中讲解养老保险政策后,决定分别给父母一次性补缴3万元。“补缴划算,我们在外工作也更安心。”她算了一笔账:父母每人每月可多领200多元,几年就能回本,之后全是净收益。
政策宣传的持续升温不仅体现在数据增长上,更深藏在为民服务的温情中。许多村党组织书记在拍摄短视频时同步收集群众建议,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否只需要缴费15年”等高频问题进行整理,予以统一答复。东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据此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在县、镇、村三级均设置了城乡居保政策咨询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进行业务咨询。
“当村党组织书记们操着方言解读政策时,党群关系的‘连心桥’已在潜移默化中架起,这是乡村治理理念的升级。”黄新琴表示,下一步,将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定制特色宣传方案,让惠民政策既“声”入人心更“深”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