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27日
朱备小镇“咖味”十足

游客在“好运龙潭”景点打卡。

  □ 记者 汪玉 文/图
  最近,云南咖啡火了,陶翠平的邀约电话随之而来。“我们镇正在打造‘咖啡+场景’新业态,现有咖啡馆7家,在建的还有4家,要不要来看看?”陶翠平是青阳县朱备镇党委宣传委员,她提及的这些数字让记者充满期待。
  3月23日,记者一行驱车前往距离青阳县城10余公里的朱备镇,路旁的油菜花层层翻涌,户外露营基地里游人如织,田野间一派春和景明的景象。
  “走,我先带你们上山,尝尝‘好运龙潭’的黄精咖啡。”刚碰面,陶翠平就带着记者来到该镇的九子岩景区。拾级而上,不到10分钟,只见瀑布从山顶倾泻而下,汇聚成一汪清潭,潭边的咖啡小屋映入眼帘。山谷间桌椅错落摆放,或依岩石而设,或隐于竹林之中,游客们徜徉山水、怡然自得。
  来自广东的“90后”创业者李嘉桐,是“好运龙潭”景点的负责人,依托咖啡屋,已然将这片山谷打造成九子岩景区的一处新景点。她介绍说:“我们用的咖啡豆来自云南,把它和本地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结合起来,就是想给游客打造能放松身心的特别体验。”
  在咖啡制作区,记者看到当地特产黄精正和咖啡豆一起被研磨、萃取。李嘉桐介绍,两者混合后,口感特别不一样。“好运龙潭”还通过举办各类活动,把本地的绿茶、红茶还有黄精茶推广出去。
  “ 闻着咖啡的香味,在树下、潭水边拍照,感觉太棒了。”来自安庆的游客王先生一边给爱人拍照,一边感慨道。以咖啡屋为中心,“好运龙潭”周边挂满了带有祝福含义的装饰,吸引了不少穿着汉服的游客来拍照。去年,该景点凭借咖啡消费新场景,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迅速走红,成了热门打卡地,每天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游客慕名而来,感受这里的独特魅力。
  临近中午,阳光愈发炽热,陶翠平向记者提议,赶紧下山,前往村里的咖啡馆“躲日头”。
  沿着朱笔村老街的石板路前行,悦耳的民谣音乐传来。在一座修旧如旧的老房子前,村咖负责人董春伟迎了上来:“来杯卡布奇诺怎么样?我们这里的拉花非常有特色。”靠墙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古色古香的桌子上插着当季采摘的菜花和桃花。当各种拉花咖啡被端上桌时,整个画面显得格外和谐。
  “在村里开咖啡馆,就是要接地气。”董春伟介绍道。去年国庆节期间,在镇政府的支持帮助下,来自长春的董春伟将这栋老房子改造成村咖,引入了咖啡和轻食服务。无论是村咖里的院子、门前广场,还是附近河边的大树下,都被摆放了使用本地竹木材料制作的桌椅。桌上放置的插花以及柠檬茶中的薄荷叶,都是就地取材。
  “不论是品尝咖啡还是享受茶饮,我们希望游客能在这里感受到美好的乡愁情怀,感受这里独特的人文气息,找到内心的欢愉。”董春伟说,“即使不喝咖啡,只是来看看我们的招牌,坐一坐,这也正是我们想要营造的氛围。”如今,在周末和节假日里,村咖每天接待游客量近500人次,成为朱备镇一道独特的风景。
  从镇上启程,沿219省道奔赴东桥村,一片嫩绿草地附近白墙上“在陇里·不再lonely”的标识十分醒目。“lonely是孤独之意,盼着年轻人来这儿喝杯咖啡,能寻得内心安宁。”咖啡店负责人、土生土长的朱备镇青年杨菲菲解释道。她曾在上海打拼多年,去年国庆节与丈夫一同归乡,将一处旧厂房改造成咖啡馆。今年3月5日,陇里咖啡开始试营业。
  “在外工作近20年,咖啡常伴左右。店里的咖啡豆,皆是我们精心甄选而来。”杨菲菲深信,家乡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最上乘的咖啡相得益彰。“来,尝尝这杯冰拿铁。”杨菲菲递来一杯无糖咖啡,给出专业建议:“先轻闻其香,再大口饮下,你会发现,它并非如想象中那般苦涩。”
  因对咖啡口味的执着坚守,即便尚处试营业阶段,陇里咖啡已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品鉴。“客源主要是年轻情侣、闺蜜以及摩托车骑行爱好者。”杨菲菲期盼以咖啡为纽带,让更多游客了解并喜欢上家乡农特产品。
  距离陇里咖啡不远的卧云松民宿里,负责人梁胜利正在院落里打造咖啡角,他告诉记者,自己刚从浙江学习考察回来,打算打造“咖啡+”新场景,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
  在朱备,和梁胜利有同样想法的民宿经营者有很多。今年,该镇全力打造文旅新场景新业态,“咖啡+”就是其中重要一环。“通过‘咖啡+场景’经营模式,能盘活乡村资源,吸引更多游客,带动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在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为镇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陶翠平满怀憧憬地说,“往后,在朱备喝咖啡,只道是寻常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