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29日
“老年学校”开到家门口
  □ 记者 王齐斌
  3月18日晚,又到了青阳县蓉城镇长龙社区老年学校每周一次的茶艺课时间,教室里坐满了学员。在茶艺老师汤小平的现场讲解下,学员们专心学习茶艺知识、掌握冲泡技艺。
  “茶艺和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习茶艺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提升修养,还能‘以茶会友’。”长龙社区老年学校茶艺课学员徐美琴之前生活在茶区陵阳镇兰溪村,后搬到青阳县城居住。2024年秋季,长龙社区老年学校开设茶艺课后,徐美琴第一时间赶到社区报名学习。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老年教育工作,积极探索建设“家门口”老年学校,把老年教育向社区和农村延伸拓展,坚持打造老年人学习新阵地,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圆“大学梦”。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老年学校722所,学员人数达9.3万。
  前不久,贵池区清风街道东湖路社区老年学校迎来新学期,书法、声乐、剪纸、健身气功、广场舞等特色课程陆续开课,吸引了众多老年朋友积极参与。东湖路社区党委副书记、老年学校副校长张红说,“我们通过前期征集居民意愿,聘请专业教师,开设了各项特色课程,深受辖区居民欢迎,本学期共招收学员150余人。”
  据了解,东湖路社区现有常住居民22335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4418人。为进一步满足社区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2022年9月,东湖路社区创办了社区老年学校。此后,该社区积极整合、共享社区资源,2024年9月将老年学校开设在新城明珠小区,现有办学教学场地200余平方米,书籍资料和基础设施齐全,为辖区老年学员营造了整洁、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
  如何让“家门口”的老年学校真正成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平台?我市积极打造“银辉”微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市、县(区)老年大学资源优势,由基层学校“点菜选单”,围绕健康养生、舞蹈乐器等5大类13项群众关注度高的学习内容,每年开展“靶向式”送学100场次,500多名基层老年学员受益,解决了偏远农村地区师资不够的难题,打通老有所学“最后一公里”。
  老人们在家门口圆了“大学梦”,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市教育和体育局职业及成人教育科负责人吴婷说:“‘家门口’老年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老年人沟通交流的渠道,满足了老年人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更回应了老年人对高质量生活的美好期待。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秉承‘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理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文化内涵,让‘家门口’的老年学校成为老年人的精神家园和幸福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