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02日
贵池:“包容审慎”监管 助企轻装上阵
  □ 记者 钱雪梅
  3月26日,池州高新区一家服装加工厂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加班加点赶制一批急单。经营者章先生抚摸着刚下线的成衣,长舒一口气:“多亏了市场监管部门的‘信用急救’,我们才能快速贷到款。”
  就在一周前,这个占地800平方米的服装厂,还因“信用问题”贷不了款。由于未按时报送年报,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3月18日,章先生在申请贷款时吃了“闭门羹”——银行无法放贷给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当时我急得团团转,没钱买原料,我的一笔大订单就不能按时交货。”章先生回忆道。
  得知贷款被拒的原因后,3月19日,章先生联系了池州高新区市场监管所。随后,该所立即指导企业填写了信用修复申请材料。当天下午,贵池区市场监管局企业个私科工作人员就完成了系统操作,将企业移出异常名录。为避免修复结果公示数据延迟影响经营户贷款进度,工作人员还现场为章先生出具了一份纸质版本的《池州市贵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决定书》,方便他即刻到银行申请贷款。
  “没想到这么快!”章先生拿着《决定书》重返银行时仍难以置信。见到证明后,银行立刻同意放贷。
  3月24日,10万元贷款到账,原材料迅速到位;
  3月25日,沉寂多日的车间重新响起机器的轰鸣声。
  章先生的服装厂之所以能够快速被移出异常经营名录,源于贵池区市场监管局去年在全市率先推出的“包容审慎”监管新政。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营主体健康发展,该局针对经营主体因特殊原因未按时进行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经营过程中轻微违法行为等情况,以行政指导、告诫约谈、跟踪执法等方式代替以往强制性行政处罚。
  “如果是以前,类似情况不仅无法及时获得贷款,还可能受到行政处罚。去年我局全面推行‘首违不罚、轻微免罚’,以服务企业为宗旨,着力打造‘ 贵’在服务营商环境品牌。”贵池区市场监管局个私监管科科长程胜祥介绍,现在办信用修复就像走“绿色通道”,企业既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上挂号”,自行申请移出异常名录,也可以到各市场监管所的信用修复专窗现场办理。各专窗就像一个“ 急诊室”,能够帮助企业在4小时内办结修复申请。2024年以来,区市场监管局已依法为企业修复经营异常名录4877条,修复行政处罚失信记录14条,相当于每天“治愈”13条信用问题,为企业融资贷款、招投标等经营活动提供及时的信用保障。
  此外,该局推出的“容错机制”也十分贴心:针对市场经营主体在年报公示、即时公示等信息中因疏忽而出现的非主观故意且客观影响不大的轻微错误,专门设立了信用惩戒缓冲期,暂不将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给足企业自行“订正错误”的时间。2024年以来,已有373户经营主体在该局提醒下自行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