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02日
书记“挂帅”解民忧
□ 通讯员 徐敏可 江雪飞
基层治理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党和政府。去年以来,县委社会工作部把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作为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积极开展党组织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全县涌现出多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样本。
近日,笔者走进横渡镇、仁里镇,见证在党建引领下,如何把千头万绪的“小事”作为书记关注的“大事”,办好千家万户的“实事”。
横渡镇:书记领办“放心水”工程暖民心
“以前用水太糟心啦,夏天用水高峰时,一整晚水缸都接不满,水又黄又浑,洗澡、洗衣服都成问题。”横渡镇琏溪村村民汪革妹说。曾经,横渡镇供水设施老化严重,管道渗漏、水压不足、季节性缺水等问题频发,1400多户村民深受困扰。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该镇党委书记刘琳牵头组建7个工作组,遍访28个村民组,与群众面对面交谈,收集40多条来自群众的意见。同时,积极协调县水利、城建等部门,争取1290万元资金,实施“放心水”工程。
资金筹到后,施工过程中的困难也不少,因管道铺设涉及多户村民的土地和林木,所以矛盾不断。刘琳一次次上门沟通:“老叔,新水管从您家地里过,咱们保证水管铺好后把土地复垦得跟原来一样!”她用掷地有声的承诺和实实在在的措施,避免了10多起矛盾冲突。
为严格把控工程质量,刘琳要求各村党员监督岗嵌入施工标段,加强日常项目巡查,随机对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抽样检查累计168次,并建立施工进展公开群,村民们随时能通过手机查看工程进展情况。“以前只知道工程在施工,心里没底,现在通过手机能看到施工的照片、视频,了解最新进展,心里踏实多了。”村民程涛说。施工过程中,村民有问题也可以在微信群里反馈,共同参与解决。
在县、镇、村三级协调配合下,一条长62.1公里的自来水管网已遍布横渡镇28个村民组。如今,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出。“随时都有干净水,做饭、浇地都方便,镇里给我们办了件大好事!”程涛说,用水难题解决后,木耳、羊肚菌等种植基地装上自动喷灌系统,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动力更足了。
仁里镇:“红色议事厅”议出新面貌
在仁里镇金钱山社区碧桂园小区物业服务中心,墙上悬挂的“皖美红色物业”示范小区牌匾和10余面锦旗格外引人注目。
最近,物业管家王艳娟又收到一面锦旗,上面绣着:“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工作周到服务暖人”。原来,远在江苏常州的小区业主曹先生想出售房屋,又没有时间赶回来,王艳娟便全权代理完成交易,业主送来锦旗表示感激。像这样的例子在金钱山社区不胜枚举。
“要知道,早先可不是这番场景。”该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叶有根说,随着碧桂园小区入住率提升,物业管理遇到了公共配套设施缺乏、利益纠纷频发、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等诸多棘手问题,他每天要接到多个小区业主的投诉电话。为解决这些问题,他牵头打造了“红色议事厅”:建立“社区党组织+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四方联席治理机制,实现“小事不出楼栋”,每月固定时间召开“四方会谈”。
一次议事会上,业主反映该小区电动车停车位不足问题。“小区电动车停放问题得整治整治,这关系到大家的生活质量。”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王曼云提出这个问题后,各方代表纷纷发言,共同商讨出车位升级方案,由物业实施,业委会和居民代表监督。
为让居民更好地参与社区治理,叶有根还拓展为民服务阵地。以“红色业委会”为依托,打造“1个室内议事中心+3个户外移动议事点+3个议事亭”多元协商场所。每周,社区工作人员都会开展“深入网格零距离”和“倾听居民真心声”行动,走进居民家中收集意见。在叶有根的笔记本上,存有100多条居民建议,每条后面都标着处理进度。
“上周刚修好碧桂园小区的破损路面,这周要解决小区儿童娱乐设施不足问题。”叶有根翻着笔记本,向笔者介绍,如今该小区居民投诉率降低40% ,满意度从90%提升到98%,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关系更加融洽。
建成老年食堂让留守老人吃上热乎饭、开展农村妇女免费“两癌”筛查… … “ 目前,全县已形成‘群众点单、书记接单、组织验单’的闭环管理机制,截至今年2月底,党组织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共解决民生难题93件。”县委社会工作部工作人员赵越说。
基层治理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党和政府。去年以来,县委社会工作部把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作为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积极开展党组织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全县涌现出多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样本。
近日,笔者走进横渡镇、仁里镇,见证在党建引领下,如何把千头万绪的“小事”作为书记关注的“大事”,办好千家万户的“实事”。
横渡镇:书记领办“放心水”工程暖民心
“以前用水太糟心啦,夏天用水高峰时,一整晚水缸都接不满,水又黄又浑,洗澡、洗衣服都成问题。”横渡镇琏溪村村民汪革妹说。曾经,横渡镇供水设施老化严重,管道渗漏、水压不足、季节性缺水等问题频发,1400多户村民深受困扰。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该镇党委书记刘琳牵头组建7个工作组,遍访28个村民组,与群众面对面交谈,收集40多条来自群众的意见。同时,积极协调县水利、城建等部门,争取1290万元资金,实施“放心水”工程。
资金筹到后,施工过程中的困难也不少,因管道铺设涉及多户村民的土地和林木,所以矛盾不断。刘琳一次次上门沟通:“老叔,新水管从您家地里过,咱们保证水管铺好后把土地复垦得跟原来一样!”她用掷地有声的承诺和实实在在的措施,避免了10多起矛盾冲突。
为严格把控工程质量,刘琳要求各村党员监督岗嵌入施工标段,加强日常项目巡查,随机对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抽样检查累计168次,并建立施工进展公开群,村民们随时能通过手机查看工程进展情况。“以前只知道工程在施工,心里没底,现在通过手机能看到施工的照片、视频,了解最新进展,心里踏实多了。”村民程涛说。施工过程中,村民有问题也可以在微信群里反馈,共同参与解决。
在县、镇、村三级协调配合下,一条长62.1公里的自来水管网已遍布横渡镇28个村民组。如今,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出。“随时都有干净水,做饭、浇地都方便,镇里给我们办了件大好事!”程涛说,用水难题解决后,木耳、羊肚菌等种植基地装上自动喷灌系统,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动力更足了。
仁里镇:“红色议事厅”议出新面貌
在仁里镇金钱山社区碧桂园小区物业服务中心,墙上悬挂的“皖美红色物业”示范小区牌匾和10余面锦旗格外引人注目。
最近,物业管家王艳娟又收到一面锦旗,上面绣着:“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工作周到服务暖人”。原来,远在江苏常州的小区业主曹先生想出售房屋,又没有时间赶回来,王艳娟便全权代理完成交易,业主送来锦旗表示感激。像这样的例子在金钱山社区不胜枚举。
“要知道,早先可不是这番场景。”该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叶有根说,随着碧桂园小区入住率提升,物业管理遇到了公共配套设施缺乏、利益纠纷频发、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等诸多棘手问题,他每天要接到多个小区业主的投诉电话。为解决这些问题,他牵头打造了“红色议事厅”:建立“社区党组织+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四方联席治理机制,实现“小事不出楼栋”,每月固定时间召开“四方会谈”。
一次议事会上,业主反映该小区电动车停车位不足问题。“小区电动车停放问题得整治整治,这关系到大家的生活质量。”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王曼云提出这个问题后,各方代表纷纷发言,共同商讨出车位升级方案,由物业实施,业委会和居民代表监督。
为让居民更好地参与社区治理,叶有根还拓展为民服务阵地。以“红色业委会”为依托,打造“1个室内议事中心+3个户外移动议事点+3个议事亭”多元协商场所。每周,社区工作人员都会开展“深入网格零距离”和“倾听居民真心声”行动,走进居民家中收集意见。在叶有根的笔记本上,存有100多条居民建议,每条后面都标着处理进度。
“上周刚修好碧桂园小区的破损路面,这周要解决小区儿童娱乐设施不足问题。”叶有根翻着笔记本,向笔者介绍,如今该小区居民投诉率降低40% ,满意度从90%提升到98%,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关系更加融洽。
建成老年食堂让留守老人吃上热乎饭、开展农村妇女免费“两癌”筛查… … “ 目前,全县已形成‘群众点单、书记接单、组织验单’的闭环管理机制,截至今年2月底,党组织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共解决民生难题93件。”县委社会工作部工作人员赵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