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02日
瓜蒌架下春耕忙
□ 通讯员 喻环 李浩然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到一年春耕时。近日,笔者走进矶滩乡塔坑村瓜蒌种植基地,一排排整齐的水泥架子伫立在眼前,架上覆盖着绿色防护网,等待着瓜蒌藤蔓攀爬缠绕。趁着晴好天气,村民们忙着翻土、施肥,为瓜蒌播种作好准备。
塔坑村曾饱受土地闲置、村民增收渠道狭窄等问题困扰,为破解发展难题,矶滩乡党委、政府深入调研,结合塔坑村的土壤特质、气候条件,确定以瓜蒌为特色产业。瓜蒌,又名药瓜,全身是宝——瓜籽炒制后香脆可口,瓜皮可入药,瓜根能做天花粉,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
为解决产业发展的资金难题,该乡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为瓜蒌种植户提供低息贷款,并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大力完善种植基地的灌溉、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还组织专业技术团队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确保农户能够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
“以前我们想发展产业,但是缺技术、少资金,多亏了乡里帮忙,不仅帮我们申请贷款,还经常请专家来指导,现在瓜蒌年年丰收,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该村村民韩金林说。
如今,塔坑村这片占地100余亩的瓜蒌种植基地,正悄然孕育着“金果实”。据统计,该基地每年吸纳约20名劳动力就业,亩均效益可达3000元,年人均增收4000余元;村里以项目资金入股,每年可获得近3万元收益。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到一年春耕时。近日,笔者走进矶滩乡塔坑村瓜蒌种植基地,一排排整齐的水泥架子伫立在眼前,架上覆盖着绿色防护网,等待着瓜蒌藤蔓攀爬缠绕。趁着晴好天气,村民们忙着翻土、施肥,为瓜蒌播种作好准备。
塔坑村曾饱受土地闲置、村民增收渠道狭窄等问题困扰,为破解发展难题,矶滩乡党委、政府深入调研,结合塔坑村的土壤特质、气候条件,确定以瓜蒌为特色产业。瓜蒌,又名药瓜,全身是宝——瓜籽炒制后香脆可口,瓜皮可入药,瓜根能做天花粉,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
为解决产业发展的资金难题,该乡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为瓜蒌种植户提供低息贷款,并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大力完善种植基地的灌溉、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还组织专业技术团队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确保农户能够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
“以前我们想发展产业,但是缺技术、少资金,多亏了乡里帮忙,不仅帮我们申请贷款,还经常请专家来指导,现在瓜蒌年年丰收,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该村村民韩金林说。
如今,塔坑村这片占地100余亩的瓜蒌种植基地,正悄然孕育着“金果实”。据统计,该基地每年吸纳约20名劳动力就业,亩均效益可达3000元,年人均增收4000余元;村里以项目资金入股,每年可获得近3万元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