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父亲

黄永奎

字数:1,878 2025年04月08日
  父亲走了,是出车祸走的。
  那一年,我二十二岁,正在上教育学院,读大一。姐姐向我发来电报,说奶奶病重,是怕我受不了。当我匆匆忙忙赶到家,看见母亲和哥哥、姐姐都在哭泣,我才得知真相,泪如泉涌。
  我们家那时做布料小生意,父亲去外省进货,回来的时候坐在副驾驶员的位置上,车撞到了大树上,翻了。全车人只有司机和我父亲遇难。父亲去世时年仅五十岁。
  父亲兄弟姐妹九个,他是老大,从小就担负起照顾弟弟妹妹的任务。为了让家里人生活过得好一点,他修过锁,刻过章。那时候农村人还很穷,买不起服装,都是购些布料自己做衣服,父亲后来就开始摆摊卖布料。
  父亲是个勤劳的人。他常常天没亮就骑着破自行车出发赶集。车后面捆满了堆如小山的布料。乡下分“逢集”“背集”,他就赶完这个乡的逢集,再赶别的乡的逢集。有时要骑几十里路,每天很晚才回来,回来时天已经很黑了。他常常教育我和哥哥、姐姐,要勤劳,说只有勤劳,才能家庭兴旺。父亲常常对我说:“吃得苦中苦,方能人上人。”因为父亲的勤劳,我们家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在哥哥姐姐面前,虽然我在家里是老小,但是父亲从来不娇惯我。从小我就跟着哥哥、姐姐下地干活,如果活重,干不了,我就在家煮饭,所以直到现在,我一直都很会烧饭。
  父亲是个俭朴的人。他经常穿着带补丁的衣服,一直舍不得花钱去做件新的。赚到的钱,他都会默默地积攒起来,用于生意上的“扩大再生产”。在父亲的率先垂范下,哥哥、姐姐和我也跟着学,哥哥的衣服穿旧了、小了,就给我穿。大姐的衣服穿旧了、小了就给二姐穿。在父亲的带动下,我们从小就养成了不乱花钱、节约的好习惯。
  父亲对我们要求虽然很苛刻,但平时还是很疼爱我们的。每次赶集回来,都给我们带一些糖果啊、油条啊等好吃的。我们在吃,他却乐呵呵地在旁边看着,自己却舍不得吃。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家四个孩子,就我一个学习成绩好。后来哥哥、姐姐就跟着父母学做些小生意,只有我一个人继续上学。每当我在学校拿了奖状回来,父亲就把我抱在怀里亲。他夸我学习好,长大了定会有出息的。说着说着,他那满是皱纹的脸就乐开了花,胡茬扎在我的小脸上,有点痛。
  在父亲的鼓励下,我更加努力学习,只想实现他的愿望。上了初中之后,我要一个人到镇上读书,因为村里没有中学。那时候,父母开始到县城租房做生意了,平时很少见到父亲。父母在镇上临时盖了一间小屋,我一个人住在那里。由于环境的改变,我一下子适应不了,学习成绩一天不如一天。后来,我自暴自弃,干脆和街上的“小痞子”混到了一块,经常逃学。成绩最差的时候,期末考试七门功课只有语文这一门及格。
  我的事终于被父亲知道了。那天他从县城回到了镇上,脸变得很阴沉,狠狠给了我一巴掌,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打我。我自知理亏,躲进了厨房。过了一会儿,父亲的气消了,竟然来安慰我。
  父亲说:“我这辈子就盼着你有出息,现在看到你这样,真让人心里难受。你成不成才,不要紧,可是不能学坏啊!如果你再这样下去,我真是死不瞑目啊!”然后,他递给我一本不知从哪找来的“小画书”(又叫“小人书”)让我看。我等父亲走了,就看了起来,里面大概是讲一个好孩子,因为受到了诱惑,走上了邪路,后来成了江洋大盗,最后被正法击毙。看完,我真的受到了震撼。从小我就是个吃软不吃硬的家伙,从这件事以后,我就慢慢开始体会到了父亲的一片苦心。看到父亲那日渐消瘦的脸庞,再看看他裤子上的补丁,我的眼泪下来了。想想父亲为我操碎了心,我真是无地自容。
  从此以后,我开始努力读书,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后来一直读到大学,再后来读到研究生。每当我不想学习的时候,我的脑子总是浮现父亲那失望、痛苦的眼神。我感谢父亲,是他在我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拉了我一把。
  父亲在他那个年代,其实文化程度并不低。他高中毕业,本来有一个好的前程,但总与好前程失之交臂。那时候他晚上拉着架子车回来,把货卸好,就坐下喝点小酒。酒过三巡之后,他常常唠叨他的陈年旧事。父亲说他高中毕业之后,一个部队的首长看中了他,要带他去部队。可是为了挣钱养家,照顾弟弟妹妹,他拒绝了。还有一次,他本来可以去外省的政府部门当个宣传干事,可当时奶奶正病重,卧床不起,他又没有去。
  有一次在父亲酒醉后,我问他,这两次可以改变他人生的机会错过了,遗憾不?他默默喝了一口酒,扬起他那已喝得血红的脸,悠悠地说:“遗憾,所以我不能让你们再遗憾。”
  岁月悠悠,父亲带着他的遗憾走了。哥哥姐姐继承了他的衣钵,继续做着生意,一直生意做得很红火。而我也如父亲所愿,在南方的大城市里当了一名大学老师,后来转行做了一名记者。如今,我们像他一样,正走着平凡的路,教育着下一代,传承着我们家良好的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