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09日
重组赋能 石台中药厂“涅槃重生”
□ 通讯员 江雪飞 朱宇
石台中药厂有着40余年的中药历史传承,是我市唯一的药品生产企业,在经历鼎盛辉煌、举步维艰、临时停产和转让经营不善等风雨后,如今通过并购重组、战略调整重获新生,蜕变成为陶一堂集团(石台)制药有限公司,正在全面启动技改升级项目,开启现代化制药企业自动化生产新征程。
在县城秋浦东路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门楼,上书“一心一意做事 堂堂正正做人”的楹联。走进该门楼,内部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将厂房划分得整齐有序。生产车间正在进行试生产,生产线上机器飞转,经过熬膏、制丸、瓶装、包装等一系列工序后,一瓶瓶沁着药香的归脾丸“新鲜出炉”。
“我们在原有丸剂生产线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煎膏剂和颗粒剂两条生产线。目前,第一批桑葚膏已经生产结束,等检验合格后就能批量生产。”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方建华介绍。在洁净的生产车间里,智能化联动线将生产效率提升40%,彻底告别了传统药厂的生产模式。该公司车间主任汪天晓深有感触地说:“传统中药制药业迎来了又一个春天,我们正铆足干劲准备大干一场。”
一方水土制一方好药。石台县地处皖南山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高,土壤肥沃,富含多种矿物质和有机质,为多种中药材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拥有药用植物184科662属1208种。
历史上,该县就有种植和采集中药材的传统,以木本中药材山茱萸为例,县内已有500余年的种植历史。其中,七井山是核心产区和最优栽培区,当地产的果实不仅肉厚,而且色泽鲜亮、含核低、药用成分高,为山茱萸中的上品,是六味地黄丸的重要原料,2005年七井山被国家林草局授予“中国山茱萸之乡”称号。此外,石台境内拥有众多野生和人工种植的中药材品种,如黄精、白芨、白术、西洋参、青钱柳、开金锁、白芍、杜仲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始建于1984年的石台中药厂于1987年迁址扩建并更名,1995年整体与合肥神鹿集团合资组建合肥神鹿九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又变更为安徽延寿堂药业,制药厂曾拥有批准药品24种,尤以六味地黄丸中成药名声远扬。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由于技术设备滞后、机制体制不灵、产品单一等多重原因,企业经营一度举步维艰。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通过主动“走出去”“引进来”开展招商引资活动,2024年,这棵“老梧桐”终于引来了“新凤凰”。陶一堂集团全资收购延寿堂药业,为石台中药业注入新活力。
凤凰涅槃,厚积薄发。石台中药业再次迎来发展机遇,陶一堂集团投资1.2亿元完成生产线智能化改造,仍保留19个国药准字批准文号,主打产品桑葚膏、归脾丸、六味地黄丸等即将投入市场。“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先入规,入规之后,有了销售基数,我们就要申请‘中华老字号’,力争在2027年把‘中华老字号’申请下来。”该公司董事长陶建信心十足地说。
“ 企业要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我们要充分发挥新建研发中心的作用,以七井山山茱萸作为六味地黄丸的主要原料,带动石台更多群众发展中草药种植,增加收入。公司还计划委培当地学生,储备人才队伍。”陶建表示。
唯有变革,方能生存。陶一堂集团(石台)制药有限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不仅启动技改项目,提升自动化生产水平降本增效,还强化市场营销,采用“ 线下守正、线上创新”的销售策略,与其历史品牌一脉相承。“我们将在公司旁边开家大药房,让群众在我们药房就能直接买到药厂生产的中药,还将开通网络销售,在互联网上销售六味地黄丸等产品。”陶建说。
企业想要做大做强,资金、技术、人才、创新缺一不可。从2024年6月起,该公司在基建、生产、加工、技术、科研等环节已投入8000余万元,引进国内先进生产设备,升级3个剂型生产线,并新建检验检测研发中心,采购先进检验检测设备,严格把关产品质量。
没有传承,创新就失去根基;没有创新,传承就失去未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石台中药业将迎来“向阳而生”的蓬勃势头。
石台中药厂有着40余年的中药历史传承,是我市唯一的药品生产企业,在经历鼎盛辉煌、举步维艰、临时停产和转让经营不善等风雨后,如今通过并购重组、战略调整重获新生,蜕变成为陶一堂集团(石台)制药有限公司,正在全面启动技改升级项目,开启现代化制药企业自动化生产新征程。
在县城秋浦东路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门楼,上书“一心一意做事 堂堂正正做人”的楹联。走进该门楼,内部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将厂房划分得整齐有序。生产车间正在进行试生产,生产线上机器飞转,经过熬膏、制丸、瓶装、包装等一系列工序后,一瓶瓶沁着药香的归脾丸“新鲜出炉”。
“我们在原有丸剂生产线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煎膏剂和颗粒剂两条生产线。目前,第一批桑葚膏已经生产结束,等检验合格后就能批量生产。”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方建华介绍。在洁净的生产车间里,智能化联动线将生产效率提升40%,彻底告别了传统药厂的生产模式。该公司车间主任汪天晓深有感触地说:“传统中药制药业迎来了又一个春天,我们正铆足干劲准备大干一场。”
一方水土制一方好药。石台县地处皖南山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高,土壤肥沃,富含多种矿物质和有机质,为多种中药材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拥有药用植物184科662属1208种。
历史上,该县就有种植和采集中药材的传统,以木本中药材山茱萸为例,县内已有500余年的种植历史。其中,七井山是核心产区和最优栽培区,当地产的果实不仅肉厚,而且色泽鲜亮、含核低、药用成分高,为山茱萸中的上品,是六味地黄丸的重要原料,2005年七井山被国家林草局授予“中国山茱萸之乡”称号。此外,石台境内拥有众多野生和人工种植的中药材品种,如黄精、白芨、白术、西洋参、青钱柳、开金锁、白芍、杜仲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始建于1984年的石台中药厂于1987年迁址扩建并更名,1995年整体与合肥神鹿集团合资组建合肥神鹿九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又变更为安徽延寿堂药业,制药厂曾拥有批准药品24种,尤以六味地黄丸中成药名声远扬。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由于技术设备滞后、机制体制不灵、产品单一等多重原因,企业经营一度举步维艰。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通过主动“走出去”“引进来”开展招商引资活动,2024年,这棵“老梧桐”终于引来了“新凤凰”。陶一堂集团全资收购延寿堂药业,为石台中药业注入新活力。
凤凰涅槃,厚积薄发。石台中药业再次迎来发展机遇,陶一堂集团投资1.2亿元完成生产线智能化改造,仍保留19个国药准字批准文号,主打产品桑葚膏、归脾丸、六味地黄丸等即将投入市场。“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先入规,入规之后,有了销售基数,我们就要申请‘中华老字号’,力争在2027年把‘中华老字号’申请下来。”该公司董事长陶建信心十足地说。
“ 企业要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我们要充分发挥新建研发中心的作用,以七井山山茱萸作为六味地黄丸的主要原料,带动石台更多群众发展中草药种植,增加收入。公司还计划委培当地学生,储备人才队伍。”陶建表示。
唯有变革,方能生存。陶一堂集团(石台)制药有限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不仅启动技改项目,提升自动化生产水平降本增效,还强化市场营销,采用“ 线下守正、线上创新”的销售策略,与其历史品牌一脉相承。“我们将在公司旁边开家大药房,让群众在我们药房就能直接买到药厂生产的中药,还将开通网络销售,在互联网上销售六味地黄丸等产品。”陶建说。
企业想要做大做强,资金、技术、人才、创新缺一不可。从2024年6月起,该公司在基建、生产、加工、技术、科研等环节已投入8000余万元,引进国内先进生产设备,升级3个剂型生产线,并新建检验检测研发中心,采购先进检验检测设备,严格把关产品质量。
没有传承,创新就失去根基;没有创新,传承就失去未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石台中药业将迎来“向阳而生”的蓬勃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