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12日
“小驿站”承载“大幸福”
  □ 安徽日报记者 徐建  通讯员 施诚
  “ 以往送餐间隙,我们只能在电瓶车上凑合休息,现在有了‘爱心驿站’,冬天能取暖、夏天能纳凉、平时能休息。”4月1日下午3点,外卖配送员郑回生送完中午高峰的餐食后,来到东至县尧渡镇河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爱心驿站”,接上一杯热水,给手机充个电。
  据了解,为进一步解决新就业群体及户外劳动者休息、饮水、就餐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河西社区以党建引领为舵,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基,将“小驿站承载大幸福”列为书记领办项目,不断完善“15分钟服务圈”建设,打造集休憩、服务、治理于一体的“续航”港湾。
  走进占地约50平方米的“爱心驿站”,座椅、空调、电视、冰箱、微波炉、图书架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自2023年启用以来,已成为周边200余名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的“幸福中转站”。
  “ ‘爱心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了雨伞、药箱、充电设备等‘续航’便民物资和饭菜加热、图书借阅等基础服务,让他们‘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河西社区党总支书记余卫东告诉记者。
  “ 爱心驿站”不仅是休憩站,还有政策宣传、民情传递的功能。图书室内,摆放着民法典、急救手册和各类杂志,供大家阅读……不仅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了放松身心的空间,更成为他们学习交流、提升自我的暖心平台。
  “外卖车变为‘巡逻车’,户外劳动者化身基层治理的生力军,大家都主动参与到基层治理工作中来。”余卫东介绍,“现在快递员、外卖员发现安全隐患,都会拍照发群里,在帮助独居老人、警惕火灾风险、改善垃圾堆放乱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通过建立“政府搭台+社会助力+群众参与”的可持续运营机制,河西社区畅通服务居民、凝聚党群合力的“最后一米”,将“爱心驿站”打造成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会客厅”,获评“全省工会驿站示范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