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5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15日
坚持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
□ 中共池州市委党校(池州行政学院) 刘祥意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作出了具体概述,并提出要“坚持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为此,我们要全面理解新时代网络安全的丰富内涵,敢于面对网络安全风险挑战,坚持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以网络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保障中国式现代化。
  一、网络安全内涵不断丰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网络安全领域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网络安全的内涵不断丰富。
  一是从单一领域向多领域延伸。步入信息化时代,网络安全犹如“神经系统”,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等领域传导渗透,网络安全已不仅仅是单一安全,而是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的重要论断;再到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成为事关党的长期执政,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福祉的重大战略问题。
  二是从技术安全向体系安全拓展。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息安全和信息系统安全等技术安全,而是拓展到网络安全体制、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等网络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 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专章中指出“要加强网络、数据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加强网络安全体制建设,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提升数据安全治理监管能力,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等一系列网络安全领域战略任务,对“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也作出具体化、系统化部署。
  三是从单一主体向社会共治转变。网络安全不再仅仅是技术部门或个别主体的责任,而是涉及全社会共同参与。政府在网络安全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加强监管和推动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网络安全建设。企业作为网络安全的重要主体,在不断加强自身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的同时,积极参与网络安全治理。社会组织在网络安全治理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技术培训等活动,推动网络安全意识的普及。个人作为网络安全的受益者和守护者,自觉提高网络道德修养,文明上网、文明发言。
  四是从单一行业向多个行业发展。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的应用范围已从传统的信息技术行业扩展到金融、工业、教育、医疗等多个行业,成为保障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网络安全形势仍然严峻
  应当认识到,当前网络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信息泄露事件频发,大量个人信息被窃取和滥用,加深了对个人信息的安全担忧。
  二是新兴技术带来的新挑战,基于AI的深度伪造将变得更具迷惑性,对个人和企业安全均构成威胁。
  三是网络已成为传播虚假信息、不良信息的主通道,影响到国家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网络攻击的复杂性和强度增加,国家级、有组织的高强度网络攻击不断增加。
  三、坚持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
  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既是一项技术课题,也是一道治理难题,是实现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举措,是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必由之路,是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内容。
  (一)坚持政治引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网络安全
  一是坚持党对网络安全的全面领导。站在“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的政治高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的重要论述,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是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以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工作“四个坚持”的重要指示为指引,统筹发展与安全,将网络安全融入国家治理的全过程。
  (二)坚持法治先行,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网络安全工作
  一是不断完善现有网络法律法规。坚持问题导向,顺应当前网络安全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加强网络安全领域法律法规、战略策略、政策文件、标准规范、预案方案等制度建设,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网络安全法律责任框架,保护个人、组织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二是加强对于新兴领域的网络安全立法。面对不断变革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数字孪生等新技术,我们要坚持促进发展与规范引领相统一,既要大力推动新技术应用服务千行百业、造福人民群众,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又要坚持划清红线、底线,通过技术、法律、规则、标准等措施进行规范和引导。
  三是强化网络执法震慑。不断推进跨领域跨部门联合执法,完善网络执法协调工作机制,加大基层网络执法队伍建设力度,严厉打击网络违法违规行为。
  (三)坚持创新驱动,以科技硬实力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一是加快网络安全新技术的创新应用。积极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推出新型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做大做强网络安全产业,用先进技术夯实网络安全屏障。
  二是加强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广大国有和民营企业要大力发扬自主创新精神,着力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芯片、交换机等产品;着力建造中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大力发展算力云服务。
  (四)坚持协同共治,不断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一是要推进网络安全科普。充分利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等载体,加大优质内容供给,打造体系化的网络安全科普课程体系,不断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增强网络安全技能。
  二是要培育网络安全人才队伍。优化校企联合育人新模式,不断拓展育人新平台,构建网络安全人才库,为网络安全技术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三是要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整合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职能,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网民等多元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完善涵盖领导管理、正能量传播、内容管控、社会协同、网络法治、技术治网等各方面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五)坚持开放包容,不断贡献网络安全治理中国方案
  一是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国际合作。持续深化“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不断加强网络安全国际交流合作,构建安全且富有弹性的网络安全供应链合作伙伴体系。积极探索国内网络安全制度与国际规则的协同发展,为国际网络安全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二是推动网络空间文化交流与互鉴。积极倡导通过网络空间促进文化交流与互鉴,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促进网络空间的文化多样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