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3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23日
自2004年举办首届茶文化节以来,每年4月18日举行的这场盛会已不仅是一场茶叶展销会,还成为展示石台形象、传承茶文化、推动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
石台硒茶的“破圈”之旅

  图为石台县第22届茶文化节现场。
  □ 通讯员 徐敏可 江雪飞 文/图
  富硒负氧原生态,好山好水出好茶。4月18日,石台县第22届茶文化节如期举行,吸引八方来客。自2004年举办首届茶文化节以来,每年4月18日举行的这场春日盛会已不仅是一场茶叶展销会,还成为展示石台形象、传承茶文化、推动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最初,举办茶文化节是为了打开石台茶叶的知名度,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好茶。”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吴传海说,石台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气候温润,土壤富含硒元素,为茶叶生长提供了绝佳条件。石台茶叶虽品质优,但因地处山区,交通不便,“藏在深闺无人识”。
  首届茶文化节上,简陋的场地、有限的参展商,承载着石台茶农满满的期待。虽然举办活动困难重重,但当地政府和茶农们还是咬牙坚持下来。随着石台茶文化节规模逐年扩大,此项活动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茶叶交易,而是不断融入茶艺表演、茶文化讲座、斗茶大赛、产学研合作项目签约、茶旅线路推介、短视频大赛等内容。
  今年茶文化节上,茶艺师们身着传统服饰,手法娴熟地展示泡茶技艺,一招一式尽显优雅,引得观众阵阵喝彩;茶文化活动中,专家学者深入浅出地讲解茶叶历史、品鉴方法,让人们对茶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茶旅线路推介,吸引众多游客报名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我一直想体验采茶、制茶,这次终于有机会了!”游客沈丽华说。
  22年坚持举办茶文化节,源自石台人对茶产业发展的执着追求。截至2024年,该县茶园总面积达12.3万亩,年产茶叶5700吨,综合年产值超20亿元,茶业成了实实在在的富民产业。在此背景下,茶文化节成了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通过集中签约、直播带货、展示展销等方式,直接带动茶农增收。每到茶文化节期间,游客纷至沓来,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如今,石台茶企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197家加工主体中有SC认证的企业达10家、规上企业2家。天方茶业、日新茶业等知名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改进制茶工艺,提升茶叶品质,让石台茶叶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坚守的背后,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扶持。当地政府将茶文化节列为年度重点活动,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品牌宣传和区域公用品牌打造。随着宣传不断深入,“石台硒茶”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凭借其优良品质和富含硒元素特点,在市场上逐渐站稳脚跟,品牌价值评估达14.65亿元。
  茶文化节像一条纽带,将茶农、茶企、游客和茶文化紧紧连在一起。从《文献通考》记载的“宋时的‘仙芝’‘嫩蕊’”,到明代徐渭笔下的“小筐来石埭,太守赏池州”,再到清乾隆年间雾里青登上“哥德堡号”远销欧洲,石台产茶历史源远流长。茶文化节上,茶艺表演、茶文化讲座,让古老的茶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石台雾里青绿茶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一代茶人开发出深受年轻人喜爱的茶产品和茶文化体验活动… …
  “ 未来,我们将继续办好茶文化节,不断挖掘茶文化内涵,推动茶旅深度融合,让这片充满茶香的土地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彭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