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五免之城 ”赢“池”久满意

字数:1,577 2025年04月23日
  □ 记者 徐婷
  在主城区的街道上,160辆崭新的纯电动公交车有序行驶,构成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这些公交车得以如期投放运营,得益于我市“证照免带”和“办事免跑”政策的有力支持。
  “去年12月,我市计划更新主城区公交车,需要办理100多台旧车注销和100多台新车号牌入户登记。”池州市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综合事务部经理江云杰介绍,以往办理这些业务,需要每个公交师傅前去排队取号,一辆车一辆车分别办理,差不多要两个月的时间,既耗费人力,又影响市民正常出行。如今,得益于“五免之城”建设,可以由企业负责人到现场办理,通过网络直接调取证照。“最终,车管所利用周末两天时间就全部办理完结,极大地减少了我们集团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为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近年来,市车管所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减少非必要的证明材料,实现办理车驾管业务只进一扇门、只到一个窗口办结。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驾管科科长鲍星星介绍,2024年,累计办理机动车业务28万余笔、驾驶证业务9万余笔、互联网业务7万余笔。
  “五免之城”建设带来的便利,同样延伸到了项目建设等场景。安徽嘉多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多种热固性粉末涂料的企业。2024年初,公司年产20000吨环保新材料项目落户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眼下,厂房内部装修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部分设备已陆续进厂。“项目计划7月底试生产,达产后预计年产值4亿元。”3月17日,项目负责人韩建旺在池州市政务服务网一次性办结“水电气网”报装业务后,对池州便捷高效的服务赞誉有加,“以往办理这类业务,得在不同部门窗口来回奔波,手续繁琐,耗时费力。现在一次性就能搞定,让我们能够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项目建设和生产筹备中。”
  为改变“水电气网”报装需分别向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相关单位申请的状况,去年,我市依托池州市政务服务平台,联合供电、供水、燃气、电信(宽带)等部门,向企业推出了联合报装“一件事一次办”服务。“这项服务将原先水电气网各项业务办理所需的10余份申请材料整合为1张表单,极大地简化了办事流程,办理时限也大幅压减近90%。同时,我市还推行线上‘一网通办’方式,实现‘水电气网’报装一次都不用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水电气网”报装推广以来,全市已申报办理业务20余件,持续提升了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 ‘轻微免罚’给我们提供了一次改过机会,今后一定加强商品管理,绝不再犯这样的错误。”东至县某店铺负责人表示。日前,东至县市场监管局接到消费者投诉,该店铺销售过期的真空包装柿饼。执法人员现场核查发现,这家店铺索证索票齐全,也能清楚说明进货渠道,只因一时疏忽,没及时自查才导致过期食品上架,涉案货值金额为6元。
  鉴于该店属于初次违法,且能如实说明进货来源,货值金额小,未造成危害后果,案发后当事人及时改正违法行为,符合首违不罚清单规定,经集体讨论,依法作出不予处罚决定。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五免之城”(即证明免交、证照免带、办事免跑、政策免申、轻微免罚)建设,让“部门跑”“数据跑”代替“群众跑”“企业跑”,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便利化水平。截至目前,我市动态公布24个部门322项免交清单,依托数据共享、承诺核验及“帮代办”服务,实现证明材料“应减尽减”;建成覆盖2251个高频事项的电子证照库,证照关联率达100%,负面清单外事项全部实现办事免跑;深化“免申即享”模式,兑现1323项惠企政策资金1.84亿元,覆盖企业1386家;建立柔性执法体系,制定26个领域426项免罚标准,累计免罚市场主体1600余个,减免经济负担近2000万元。
  “ 如今,‘五免之城’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政务服务质效得到进一步提升。下一步,市司法局将继续会同各地各部门协同发力,推动‘无证明城市’建设提质扩面增效,将‘五免之城’建设做深做实,持续擦亮‘ 池’久满意营商品牌。”市司法局行政执法与复议监督科科长杨娟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