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25日
“非遗”焕新 文旅出彩

图为今年清明节期间傩仙镇景区的高跷马表演。 通讯员 范欣 摄
□ 通讯员 叶利岚
眼下,贵池区傩仙镇景区已经成为“神仙夜游地”。在这里,游客可以原地穿越成仙侠剧主角,有古风NPC在线飙戏、傩戏打铁花炸裂全场、灯光秀美到让人惊叹… …
既有颜值,又有文化;既有潮流,又有历史……这座以山水美景为基底、傩文化为核心的景区不仅让千年非遗“活”起来,更以沉浸式体验和创意业态吸引八方游客,走出一条“融合破圈”之路。
从“看景”到“入景”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震撼人心的剧目表演接连上演,声光电等高科技轮番上阵,以舞台技术应用的创新营造出沉浸式傩文化氛围。从情景演出到行进式实景演出,傩仙镇以舞台时空的升级迭代带给游客更加直接的旅游获得感和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中式奇幻夜”的魅力,远不止特色表演剧目带来的吸引力。“跟着游街的队伍一路走过来,看了皮影戏,也画了傩面具,体验感太好了!”来自陕西的游客江凤香一边展示手里的傩面具一边说,全场景NPC化让大批游客“不知不觉欣赏表演、不紧不慢完成消费”,日均停留时长达到5小时。
“要打破观众与舞台之间的‘第四堵墙’,关键在于傩文化与游客的有效链接。”九华天池景区、傩仙镇景区总经理程积明说,随着傩仙镇夜游项目一步一表演逐级深入,让徽派建筑、真实的剧目表演与场景切换的时空错位感相互交融,带领游客“向前”探索感受,实现了从“看景”到“入景”的身份转变。
从“活化石”到“新地标”
近年来,贵池区旅游市场逐渐由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向体验式旅游转变,素有“无傩不成村”之称的贵池正以“非遗+旅游”的创新模式,将神秘、古朴的傩文化转化为可体验、可消费的文旅资源。
历史源远流长的傩文化如何在表演中保留原汁原味?傩仙镇通过与各乡镇非遗传承人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开展专业演员培训,邀请非遗传承人展演,让傩文化在持续“出圈”的同时保留鲜明本色,实现非遗文化与山水景区的“双向奔赴”。
“通过傩仙镇景区平台,越来越多的人对‘贵池傩’感兴趣了,看着高跷马的表演队伍里不断出现年轻身影,我很开心。”墩上街道山湖村傩戏会领队王国胜说,今年年初,他带领团队参加了傩仙镇首届傩王争霸赛,在山水舞台上与贵州遵义、江西抚州等地的6支队伍竞技展演,获得首届“傩王”称号。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傩仙镇不仅填补了贵池区文旅市场的夜游空白,也为打造“中国傩乡”注入了动力。
从“单一”到“多元”
傩仙镇火爆“出圈”,不仅在于其独特的好山好水和神秘的文化底色,更在于产业链的延伸与跨界融合,完成傩文化跨越时空的“文化接力”。
在新型旅游业态下,以傩文化为主题的茶具、面具、书签、仙侠服饰等周边产品正逐渐占领游客消费圈;与池州学院联合设计的“傩神盲盒”成为年轻人的收藏热门。在“情绪价值”拉满的同时,贵池区将傩仙镇与梅街镇、墩上街道等傩文化发源地串联成线,推出“非遗旅游线路”,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旅游业态。
为给傩文化注入新动能,近年来,贵池区积极组织各级傩戏表演传承人申报工作,开展师徒结对、非遗进校园等活动,不断扩大传承群体。同时,进一步开发傩文化研学课程,吸引更多学生团队参与实践体验,实现了文化振兴与经济活力的同频共振,也催生了传统文化创新的沃土。
从山水古镇走向旅游热榜,傩仙镇的火爆“出圈”,印证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旅融合的无限可能。未来,贵池区将进一步拓展“傩文化+”模式,加快融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为乡村振兴与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可复制的“贵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