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25日
古树名木何以苍劲长青
今年3月15日,《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从国家政策制度层面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规范。
古树名木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林木资源中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寄托着广大人民群众的乡愁情思,延续着优质的生物基因,是十分重要的物种资源、景观资源和生态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景观价值、纪念意义,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持续提升,特别是《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制度密集出台,为做好古树名木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力保障。
2022年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公布,全面摸清了我国古树名木家底,我国普查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分布在城市的有24.66万株,分布在乡村的有483.53万株。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一张图、一套数、一个平台,实现了动态、精准管理。多个省份和城市出台了古树名木保护相关地方性法规或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出一系列保护办法。
比如,云南作为古树名木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出台《云南省珍贵树种保护条例》,统筹安排古树名木抢救复壮资金,连续3年组织开展“春风”专项行动。安徽创新方式方法保护古树名木,“一树一策”制定保护方案,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所属责任区林长职责,明确古树名木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施“保险+古树名木”模式,建立古树名木保护市场化风险分担机制。深圳在“ 多规合一”平台建立了古树名木核查应用,实现了在建项目规划阶段,即可论证涉及古树名木保护范围的空间管控一键自动核查。
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当前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问题,如非法采伐、移植、损害古树名木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一些地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制度机制不健全,古树名木保护责任落实不扎实,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要求不统一;资金投入支持保障不稳定,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引导不到位等。
葱葱古树名木,用心恒久守护。做好古树名木保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其关键在于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实现法治化、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
统筹好机制与落实之间的关系。要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分级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属地负责、社会参与的机制,深化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职责分工责任落实,强化保障和监督管理,切实加强激励约束,形成职能明晰、高效便捷、协调统一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制度机制体系。
统筹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要正确统筹好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发挥古树名木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推进古树名木资源与生态旅游、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同时,也要扎实做好日常养护管理,加强科技研究、推广和应用,建立数智信息管理平台,常态长效开展监控巡查,不断提高古树名木管护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统筹好宣传与引导之间的关系。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应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引导所具有的凝聚人心、凝聚共识的重要作用。守正创新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宣传教育引导,全方位、多维度、多渠道讲好古树名木故事,传承古树名木文化,加大古树名木保护法律法规和知识普及力度,不断提高公众古树名木保护意识,让关心、支持、参与保护古树名木的价值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来源:《安徽日报》
古树名木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林木资源中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寄托着广大人民群众的乡愁情思,延续着优质的生物基因,是十分重要的物种资源、景观资源和生态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景观价值、纪念意义,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持续提升,特别是《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制度密集出台,为做好古树名木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力保障。
2022年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公布,全面摸清了我国古树名木家底,我国普查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分布在城市的有24.66万株,分布在乡村的有483.53万株。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一张图、一套数、一个平台,实现了动态、精准管理。多个省份和城市出台了古树名木保护相关地方性法规或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出一系列保护办法。
比如,云南作为古树名木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出台《云南省珍贵树种保护条例》,统筹安排古树名木抢救复壮资金,连续3年组织开展“春风”专项行动。安徽创新方式方法保护古树名木,“一树一策”制定保护方案,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所属责任区林长职责,明确古树名木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施“保险+古树名木”模式,建立古树名木保护市场化风险分担机制。深圳在“ 多规合一”平台建立了古树名木核查应用,实现了在建项目规划阶段,即可论证涉及古树名木保护范围的空间管控一键自动核查。
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当前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问题,如非法采伐、移植、损害古树名木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一些地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制度机制不健全,古树名木保护责任落实不扎实,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要求不统一;资金投入支持保障不稳定,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引导不到位等。
葱葱古树名木,用心恒久守护。做好古树名木保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其关键在于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实现法治化、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
统筹好机制与落实之间的关系。要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分级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属地负责、社会参与的机制,深化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职责分工责任落实,强化保障和监督管理,切实加强激励约束,形成职能明晰、高效便捷、协调统一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制度机制体系。
统筹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要正确统筹好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发挥古树名木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推进古树名木资源与生态旅游、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同时,也要扎实做好日常养护管理,加强科技研究、推广和应用,建立数智信息管理平台,常态长效开展监控巡查,不断提高古树名木管护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统筹好宣传与引导之间的关系。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应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引导所具有的凝聚人心、凝聚共识的重要作用。守正创新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宣传教育引导,全方位、多维度、多渠道讲好古树名木故事,传承古树名木文化,加大古树名木保护法律法规和知识普及力度,不断提高公众古树名木保护意识,让关心、支持、参与保护古树名木的价值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