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3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29日
稻虾轮作 一田双收 小龙虾让农田效益倍增
  □ 通讯员 胡超 高琦
  日前,小龙虾大量上市。“夜里捕捞的虾活力最好,水产市场的商户都抢着付定金。”晚上8点,大渡口镇联合村种粮大户张稀信的虾塘边灯光点点,村民们戴着手套,将活蹦乱跳的小龙虾倒入筐中。“5钱以上的大虾装车,赶在夜里12点前送到安庆的水产市场;3到4钱的中虾则直送到镇上的餐馆。”张稀信边忙边说。
  近年来,联合村积极探索“一田两用、生态循环”稻虾轮作模式,串起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金链条”。稻虾轮作模式即每年7月至10月种植水稻,10月至次年7月养殖小龙虾。龙虾养殖周期覆盖秋、冬、春三季,次年5月成虾集中上市,错开了夏季高温对虾苗生长的压力,上市时又恰逢小龙虾消费旺季,能保障销售价格稳定。
  今年雨水来得迟,虾苗投放时间因此延后。为应对气候挑战,村里统一调度水源,在年初完成沟渠清淤拓宽,同步检修机电井,最终顺利完成400余亩虾苗投放。“时间耽误了,但技术跟得上。”张稀信指着水田中密密麻麻的虾笼介绍,通过增氧机调控水质、精准投喂高蛋白饲料等科技手段,虾苗成活率仍稳定在85%以上。
  “ 小龙虾从投苗到上市仅需2个多月,亩产可达200斤。过去单纯种稻,亩均收入约1000元,现在稻虾轮作后,小龙虾亩均收入超2800元,水稻因减少化肥使用反而提质增收,总体来说,综合效益突破3000元,是单一种稻的3倍以上。”联合村党总支书记钱良树说,该村“ 分级筛选、定向直供”的产销模式,让小龙虾损耗率从25%降至8%,村民工资按件计酬,动作麻利的村民一晚上就能挣100多元。
  “ 以前种地一年挣不到一万元,现在守着村子打工,方便照顾家里,每月还稳拿3000元,年底还有各种补贴和分红,比在外打工好多了。”69岁的捕虾工王先祥说。
  目前,联合村稻虾轮作模式已带动全村脱贫户、低保户20余人就业。更让村民高兴的是,该村的小龙虾得到市场认可,去年向市场输送活虾超8万斤,餐饮直供渠道占比达30%。这种“市场+餐馆”双轮驱动模式,让村里的产业根基越扎越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