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3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29日
“爱心驿站”暖民心
  □通讯员施诚
  “ 以往送餐间隙,我只能在电动车上凑合休息,现在有了‘爱心驿站’,冬天能取暖,夏天能纳凉,心里暖洋洋的。”每天下午3时许,外卖配送员郑回生送完中午高峰期的餐食,都会来到尧渡镇河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爱心驿站”歇脚,翻阅最新的报刊,享受片刻悠闲时光。
  为进一步解决新就业群体及户外劳动者休息、饮水、就餐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河西社区以党建引领为舵,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基,将“小驿站承载大幸福”列为书记领办项目,不断完善“15分钟服务圈”建设,打造集休憩、服务、治理于一体的“续航港湾”。
  走进占地约50平方米的河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爱心驿站”,座椅、空调、电视、冰箱、微波炉、图书架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自2023年启用以来,这里已成为周边200余名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的“幸福中转站”。
  “ ‘ 爱心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了雨伞、药箱、充电设备等便民物资和饭菜加热、图书借阅等基础服务,让他们‘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该社区党总支书记余卫东告诉笔者。
  “爱心驿站”不仅是休憩站,更化身政策宣传的“传声筒”、民情传递的“信息港”。“外卖车变为‘巡逻车’,户外劳动者化身基层治理的‘移动探头’,大家都主动参与到基层治理工作中来。”余卫东介绍,“快递员、外卖员发现安全隐患,都会拍照发群里,在帮助独居老人、防范火灾风险、治理垃圾堆放乱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社区给予这些‘民情哨兵’相应积分,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
  心愿墙上张贴着各类需求,“雷锋积分超市”里码着纸巾、洗发水、洗衣液等生活用品,图书室内摆放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急救手册和各类杂志……“爱心驿站”不仅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了放松身心的空间,更成了他们学习交流、提升自我的暖心平台。
  “ 驿站日均服务超50人次,累计收到心愿诉求80余条,兑现率100% 。 社区通过‘上报隐患换积分、积分兑物品’模式,激发户外劳动者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去年冬天,爱心企业捐赠了1000双棉袜,户外劳动者在这里兑换了300余双。”余卫东拿出“雷锋积分超市”存折,介绍道。
  截至目前,该社区通过企业捐赠、居民众筹等方式筹措资金10万余元,累计惠及居民及户外劳动者1万余人次,志愿服务时长突破6000小时,兑换物资价值7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