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08日
一杯茶的“亲”“清”之约
□ 记者 陈淑芬
茶香氤氲间,思路在畅聊中舒展。近日,东至县人民政府会议室内,第19期“亲清茶叙”企业家沙龙如约举行。没有程序化的汇报,13位企业家成为座上宾,一边品茶,一边结合各自企业发展实际,既谈感受,也提诉求。
自2022年开始,为持续擦亮“东风送暖 至优服务”营商环境品牌,东至县以“一杯茶”搭建起“亲”“清”政商交流之桥,连续举办“亲清茶叙”企业家沙龙,不断提升亲商重企的高度、延展政策惠企的深度、加快政务便企的速度,共同推动企业成长、产业升级。
随着茶水一次次续满,在场的企业家们你一言我一语,越聊越火热,氛围轻松融洽。“这杯‘茶’喝得太有意义了!听大家聊得这么起劲,我也来讲两句。”在现场氛围感染下,池州市飞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倩道出了东流老街民宿区域旅游设施配套不够完善等问题,“当前,我们正在申报全国甲级民宿,同时运营东流老街一期改造项目,但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了企业发展,希望相关部门给予支持指导。”
胡倩话音刚落,对面就传来回应:“胡总提出的建议非常好,会议结束后,我们将认真梳理研究,尽快落实。”这一回应让胡倩心里踏实了许多。“这种模式拉近了行政主管部门与民营企业家的距离,同时,还能让企业家聚集一堂,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成长。”胡倩说。
“ ‘ 亲清茶叙’开拓了我们为企业服务的思路,其地点不固定,参加对象也不固定,可以针对性地解决一些企业的个性和共性问题,激发企业家的创新活力和投资热情。”东至县政府办副主任汪翔认为,构建好的营商环境,关键要善于汲取各方智慧,把企业声音转化为决策参考。
如何做好“亲清茶叙”的“后半篇文章”?汪翔道出了答案:每一场茶叙后,县营商办都会建立一本台账,明确企业诉求、责任部门、完成时限,定期跟踪督办、回访,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截至目前,参与企业近200家,215个企业诉求形成“受理—交办—督办—反馈—评价”全链条闭环。
对于安徽远帆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海涛来说,“亲清茶叙”实实在在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随着企业订单量逐步增加,公司去年计划扩建新厂房,却遭遇资金短缺难题。在第17期“亲清茶叙”企业家沙龙上,徐海涛希望政府为公司提供融资贷款帮助,仅过了一天,就得到了回应。 (下转2版)
(上接1版)大渡口经开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刘流回忆道:“接到问题交办后,大渡口经开区投资促进局、财政金融局立即前往企业了解情况,积极对接金融机构,认真分析各金融机构融资贷款优惠政策,成功协助企业申请4000万元的贷款。”据了解,安徽远帆食品有限公司新建厂房去年年底已全部封顶,目前进入全面装修阶段,今年7月有望投产达效。
刘流告诉记者,大渡口经开区还以此为契机,同步摸排园区其他企业的发展资金需求,并第一时间给予帮扶指导。截至目前,已为30多家园区企业解决贷款约6亿元。
在第15期“亲清茶叙”企业家沙龙上,池州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飞针对东至经开区“留人难”问题,提出“完善园区配套设施”的建议得到高度重视。
“ 近一年来,我们新建了职工体育馆,筹划了人才公寓,可以覆盖园区60多家企业职工。同时,还为人才发放购房补贴,办理商务绿卡,为人才子女入学、就医、购房等‘关键小事’提供多方位保障。”东至经开区党工委委员朱攀飞一一列举“留人”举措。
池州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主管龚俊波深刻感受园区的变化:“我是老员工了,现在下班,我们有地方健身娱乐,还可以结交球友,来这儿就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今年,公司新招30多名优秀大学毕业生,人才储备库逐年增加,没有了留人压力,我们可以放手发展了。”高飞对企业发展越来越有信心。
茶盏轻摇,对话向深。汪翔称,东至县将继续端好这杯“茶”,以企业需求诉求为第一信号、第一标准、第一视角,探索开展专题研讨、行业对接等特色活动,深度融合招商引资、产业升级、人才战略,推动“茶叙效应”从座谈向实践延伸,为东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茶香氤氲间,思路在畅聊中舒展。近日,东至县人民政府会议室内,第19期“亲清茶叙”企业家沙龙如约举行。没有程序化的汇报,13位企业家成为座上宾,一边品茶,一边结合各自企业发展实际,既谈感受,也提诉求。
自2022年开始,为持续擦亮“东风送暖 至优服务”营商环境品牌,东至县以“一杯茶”搭建起“亲”“清”政商交流之桥,连续举办“亲清茶叙”企业家沙龙,不断提升亲商重企的高度、延展政策惠企的深度、加快政务便企的速度,共同推动企业成长、产业升级。
随着茶水一次次续满,在场的企业家们你一言我一语,越聊越火热,氛围轻松融洽。“这杯‘茶’喝得太有意义了!听大家聊得这么起劲,我也来讲两句。”在现场氛围感染下,池州市飞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倩道出了东流老街民宿区域旅游设施配套不够完善等问题,“当前,我们正在申报全国甲级民宿,同时运营东流老街一期改造项目,但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了企业发展,希望相关部门给予支持指导。”
胡倩话音刚落,对面就传来回应:“胡总提出的建议非常好,会议结束后,我们将认真梳理研究,尽快落实。”这一回应让胡倩心里踏实了许多。“这种模式拉近了行政主管部门与民营企业家的距离,同时,还能让企业家聚集一堂,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成长。”胡倩说。
“ ‘ 亲清茶叙’开拓了我们为企业服务的思路,其地点不固定,参加对象也不固定,可以针对性地解决一些企业的个性和共性问题,激发企业家的创新活力和投资热情。”东至县政府办副主任汪翔认为,构建好的营商环境,关键要善于汲取各方智慧,把企业声音转化为决策参考。
如何做好“亲清茶叙”的“后半篇文章”?汪翔道出了答案:每一场茶叙后,县营商办都会建立一本台账,明确企业诉求、责任部门、完成时限,定期跟踪督办、回访,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截至目前,参与企业近200家,215个企业诉求形成“受理—交办—督办—反馈—评价”全链条闭环。
对于安徽远帆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海涛来说,“亲清茶叙”实实在在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随着企业订单量逐步增加,公司去年计划扩建新厂房,却遭遇资金短缺难题。在第17期“亲清茶叙”企业家沙龙上,徐海涛希望政府为公司提供融资贷款帮助,仅过了一天,就得到了回应。 (下转2版)
(上接1版)大渡口经开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刘流回忆道:“接到问题交办后,大渡口经开区投资促进局、财政金融局立即前往企业了解情况,积极对接金融机构,认真分析各金融机构融资贷款优惠政策,成功协助企业申请4000万元的贷款。”据了解,安徽远帆食品有限公司新建厂房去年年底已全部封顶,目前进入全面装修阶段,今年7月有望投产达效。
刘流告诉记者,大渡口经开区还以此为契机,同步摸排园区其他企业的发展资金需求,并第一时间给予帮扶指导。截至目前,已为30多家园区企业解决贷款约6亿元。
在第15期“亲清茶叙”企业家沙龙上,池州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飞针对东至经开区“留人难”问题,提出“完善园区配套设施”的建议得到高度重视。
“ 近一年来,我们新建了职工体育馆,筹划了人才公寓,可以覆盖园区60多家企业职工。同时,还为人才发放购房补贴,办理商务绿卡,为人才子女入学、就医、购房等‘关键小事’提供多方位保障。”东至经开区党工委委员朱攀飞一一列举“留人”举措。
池州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主管龚俊波深刻感受园区的变化:“我是老员工了,现在下班,我们有地方健身娱乐,还可以结交球友,来这儿就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今年,公司新招30多名优秀大学毕业生,人才储备库逐年增加,没有了留人压力,我们可以放手发展了。”高飞对企业发展越来越有信心。
茶盏轻摇,对话向深。汪翔称,东至县将继续端好这杯“茶”,以企业需求诉求为第一信号、第一标准、第一视角,探索开展专题研讨、行业对接等特色活动,深度融合招商引资、产业升级、人才战略,推动“茶叙效应”从座谈向实践延伸,为东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