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13日
左菲:为家乡农产品插上“云翅膀”

图为左菲在直播销售农特产品。
□ 记者 杜龙菲 文/图
“ 我想让全国人民都尝到青阳的味道,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更是我奋斗的舞台。”4月23日早上7点,青阳县陵阳镇仓储配送中心有余粮土特产店内,左菲开始检查当日待发的货物。货架上,包装精美的陵阳大米、金黄酥脆的锅巴、色泽诱人的土蜂蜜整齐排列,等待发往全国各地。这个被村民亲切地称为“最美农民”的姑娘,正是青阳县陵阳镇有余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她努力将家乡农产品插上“云翅膀”,“飞向”全国大市场。
2019年大学毕业后,左菲通过考试成为陵阳镇陵阳村村委会文书。“ 每次入户走访,看到村民守着滞销的李子、积压的蜂蜜犯愁,我就想起父母创业时的艰辛。”于是,她经常利用午休、下班时间,在办公室角落架起手机,对着镜头推介家乡农产品:“家人们,看这稻花香大米,米粒透亮如玉,煮饭满屋飘香!”起初,虽然直播间仅零星几位观众,她却坚持每天更新,慢慢积累起人气。
随着关注度上升,问题和挑战接踵而至。“一次,有位南京客户留言,咨询稻种发芽率、土壤酸碱度、有机肥配比等问题,我当场就蒙了。”镜头前的不知所措,让左菲无比失落,“当时我特别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向客户解释。”父亲察觉出她的困扰,鼓励她脚踏实地深入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那段时间,左菲不停地翻阅《现代农业技术手册》等书籍,暗下决心:“要当好新农人,先做真农民。”2021年惊蛰时节,左菲扎起马尾辫、穿上胶靴,跟着父亲住进自家农场。在400亩承包地里,她利用工作之余跟着经验丰富的农民学习种植水稻,在鸡舍记录产蛋周期,认真研究如何辨别米粒优劣,全方位参与到种植、养殖和加工环节。
2023年底,一次普通的入户走访,成为左菲创业路上的关键转折点。走访中,一位老奶奶愁眉苦脸地向她求助:家中十几只老母鸡滞销,希望能帮忙卖掉。左菲随手拍下老母鸡的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没想到短短9分钟,十几只老母鸡被抢购一空。“手机不断弹出‘我要’的消息,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网络的力量。”左菲回忆道。于是,在闲暇时光,她开始尝试在“朋友圈”发布一些农产品信息,偶尔也会拍一些短视频和照片,分享家乡的农产品和风土人情。随着订单的逐渐增多,左菲清楚地认识到,仅靠“朋友圈”的宣传远远不够,她需要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2024年,左菲辞去了村里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农村电商事业。她成立合作社、注册“陵阳古镇”品牌,覆盖大米、菜籽油、锅巴等8个产品,希望通过品牌化运作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她与本地农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采用订单农业模式,根据市场需求签订收购协议,既保障了农产品的销路,也让农户吃下“定心丸”。“以前我们种出来东西只能等商贩来收,价格压得很低。”合作农户宁和平说,现在左菲主动上门订货,销售有保障,价格也比以前高了不少。
下午3点,左菲准时走进直播间,整理样品、调试设备、调整灯光,对着镜头热情开场:“家人们,今天给大家带来陵阳镇的特色好物— — 散养土鸡蛋!每一颗都是新鲜的,营养丰富……”直播间里,她一边介绍产品,一边耐心解答网友的提问,订单不断。
为了拓宽销售渠道,左菲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方式。从最初的“朋友圈”销售,到如今与邮政、大型连锁超市、批发市场及零售终端等上百家销售渠道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2024年,她带领团队实现销售额500万余元,成为当地电商助农的典范。
谈及未来,左菲目光坚定:“今年计划创立生鲜品牌,加大线上推广力度,入驻淘宝、天猫,让家乡的农产品走向全国,让更多人品尝到绿色、健康的美味。”从基层工作者到电商创业者,左菲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也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