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16日
让“花香祁红”香飘长三角
□通讯员丁满莲
  夏初时节,红茶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汪建明愈发忙碌。除了4000斤传统祁红,他还要为长三角精品咖啡馆、奶茶店赶制1000斤的新晋爆款“花香祁红”。
  “ 花香祁红”自2024年面世,就迅速成为长三角精品咖啡馆、奶茶店的“味觉名片”。同年,汪建明荣膺“国茶人物·制茶大师”称号,更为这款创新茶品添上传奇色彩。
  这款茶魅力何在?带着好奇,笔者日前来到东至县葛公镇祁源茶厂一探究竟。
  “待叶脉柔绵如蝉翼透光,这时蜜果香将达峰值,需即刻收拢… … ”上午9时许,茶厂晒场已铺满了茶青,汪建明半蹲于茶席间,向徒弟讲解“日光萎凋”秘技。“日光萎凋”是“花香祁红”的核心工艺— —相较于机械脱水,这道古法虽耗时费力,却能最大程度唤醒茶叶的天然香气。
  祁红,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汪建明的千亩有机茶园正处于仙寓山山脉的雁落坡,终年云雾缭绕,孕育出的祁红香高味醇、乌润如墨。其“红贡牌”祁红工夫茶曾斩获海峡两岸茶博会“金奖茶王”,“雁落坡牌”祁红亦在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摘得第一名——“金牛奖”。
  然而,汪建明并未止步于传统。
  “ 年轻人为何偏爱奶茶、咖啡?”他敏锐捕捉到市场需求的变化:“年轻人追逐的是香气与记忆点的共鸣。”那么,如何让祁红的高香融入新消费场景?
  2024年春茶季,汪建明开启了一场工艺革新。他在传统祁红初制、精制的20余道工序中反复试验:微调萎凋时长、精准控制发酵温度误差至1℃以内,并记录每批茶叶的细微差异。
  “ 制茶如做人,环环皆需至诚。”从“日光萎凋”到筛制打袋再到拼配补火,汪建明坚持手工把控每个细节——晒场茶青需均匀铺展,以充分吸收阳光;精制时,以明前芽尖平衡茶汤鲜纯度。“差之毫厘,便失之千里。”他笑着解释。
  品茗室内,汪建明的妻子都英正在冲泡“花香祁红”,蜜果香随热气袅袅升腾。
  “为了这款茶,他足足研究了大半年,光试验样品就废了20多斤精制茶。他带着‘花香祁红’参加省内外茶事活动,评委们围着他追问工艺,那场景就像茶叶界的‘路演’!”都英的话语里透着自豪。
  徒弟刘立盛是汪建明技艺的传承者之一。他拥有高级评茶员、高级茶艺师资质,已在上海开设红茶体验馆。“师傅的匠心让我明白,传统并不是守旧,而是用创新赋予新生。”
  远眺云雾缭绕的仙寓山,汪建明目光灼灼:“一杯好茶,就是一个中国故事。希望通过‘活态传承+创新转化’,让祁红成为世界读懂中国茶文化的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