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09日
十里莘田畈
□ 通讯员 王平海
莘田境内的黄湓河沿岸,有一个长约十华里、宽约三华里的大畈,当地人称它是“十里畈”,大畈的中间地带就是远近闻名的莘田畈。相传唐朝时畈中落下了一块大陨石,人们以为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了,故称这里为星田畈,因“ 星”与“莘”谐音,于是人们又把“星田畈”写成“莘田畈”了。
莘田畈位于东至、贵池、石台三县交界处,隶属石台县。这里地势开阔,在群峰环绕中形成一个天然的“小盆地”,其水源一支发源于丁香西岩、库山、林茶,一支发源于小河的芦岺和长丰的芦塘岺,两条水系在红石潭合流,到莘田畈便汇成了黄湓河。这条大河经张溪河汇入升金湖,过黄湓闸注入长江。
新中国成立前,黄湓河曾是莘田畈的黄金水道。河面宽广,平静而幽深的河水,载着点点白帆,通湖达江,直抵安庆;岸边渡口星罗棋布,连接着千村万落。莘田畈傍依黄湓河,比邻古徽道,水陆交通条件得天独厚,一度成为了交通枢纽。
自古以来,莘田畈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方便,多次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商贾聚集地。
隋唐朝时期,莘田畈人口稠密、良田千亩,已是远近闻名的“千烟村”。据《金田寺碑》记载,唐代的金田寺庙宇数百间,有近百僧人。每逢庙会,四方香客云集莘田畈,人流如潮,能折射出莘田畈早期的兴盛。清朝咸丰年间,因惨遭兵祸,莘田畈方圆百数十里之内,成了人烟寥落、荆棘遍布、满目蓬蒿的荒凉地区。到了同治、光绪两个朝代,长江以北的潜山、怀宁、桐城、望江等外籍居民纷纷向江南迁徙。于是,莘田畈一带人口激增,大片荒地得到了开发,水利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兴修,莘田畈成了不但盛产鱼米,又出产桐籽、木籽、芝麻等大宗土特产的富饶之乡。到了20世纪20年代,莘田乡已成为当时贵池县36个乡镇中最富裕的地方了。
随着生产的发展、水运交通的完善,再加上外乡居民经常往返于长江南北,这里富足的商品和山货便于转手出售,促进了本地商业发展,不少农户也弃农就商。在商业发展的鼎盛时期,莘田从事商业的竟有百户之多,沿街的杂货店、布匹店、糕饼坊、猪肉店、油坊、药房、面坊、饭店、客栈鳞次栉比,地摊摆成了“长龙阵”,人们日常需要的各色货物,应有尽有。莘田街成了一个商贾聚集、市面繁荣、生意兴隆的商场。商户们从东流县张溪镇、至德县的尧渡街等处组织货源,有的甚至到安庆、芜湖等地去采购,商品都由商户包租东流县金塔冯村的船只,经长江、升金湖、张溪、双河口水路运回莘田畈。此外,商户还收进十字、小河、丁香、莘田油料作物以及其他土特产,然后转运至安庆等地出售,这里因此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四乡农产品的集散之地。那时,莘田畈的黄湓河上到处是满载货物的船只,往来如梭,着实热闹。
莘田畈之所以声名远播,还在于它兼容了水村山郭的天生丽质。《莘田乡志》记载的“桂岭飘香”“犁山云横”“龟山夜月”等是有名的“莘田六景”。
桂花岭位于东至县高山乡与莘田畈交界处,山上密林间掩映着一条盘旋蛇行的石板路,路旁有数百棵桂花树,古老高大而又葱茏别致。每逢金秋时节,秋风徐来,桂花岭周遭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都沉浸在浓郁的香气里。山上的黄柿子、红山楂被染香了,满畈金黄的稻谷被染香了,姑娘们的秀发被染香了,就连黄湓河里的水草、鱼儿也被染香了……这便是妇孺皆知的“桂岭飘香”了。
犁山是莘田的最高峰,山势险峻,像一把锋利的犁头直刺青天。因山高林密、空气湿润,时常吞云吐雾,给人以“ 山在虚无缥缈间”的神秘感,故有“犁山云横”的美称。
那龟山呢,虽然又矮又小,但它非常奇绝。整个山儿是一块巨大的石头,黑苍苍的。明月高悬的夜晚,它像一个巨大的乌龟,静卧在旷野中,通体幽幽地泛着青光,给古老的莘田畈平添了一份神秘而又耐人寻味的灵气,这就是“龟山夜月”的来头了。
莘田畈的美,不仅在于山,更在于这里的水。
那时,犁山、桂花岭和黄湓河水系周边所有的大山小山一样,到处都是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千沟万壑里,溪流淙淙;悬崖峭壁上,瀑布闪闪。
黄湓河穿境而过,沿岸是蓊蓊郁郁的树林,树林的外侧是长廊般的绿草坪。那河水澄清碧翠,慢悠悠、静悄悄地流来,极像一个饱读诗书的女子,虽婀娜多姿,却又内敛含蓄;既大气磅礴,又温柔沉静。冬春之时,她那柔嫩的肌肤里升腾出白茫茫的河雾,把两岸的树林、原野和村庄都罩在梦幻般的童话里。夜半时分,金田寺里的古刹钟声低沉而又雄浑,随着河水流淌开来… …
莘田境内的黄湓河沿岸,有一个长约十华里、宽约三华里的大畈,当地人称它是“十里畈”,大畈的中间地带就是远近闻名的莘田畈。相传唐朝时畈中落下了一块大陨石,人们以为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了,故称这里为星田畈,因“ 星”与“莘”谐音,于是人们又把“星田畈”写成“莘田畈”了。
莘田畈位于东至、贵池、石台三县交界处,隶属石台县。这里地势开阔,在群峰环绕中形成一个天然的“小盆地”,其水源一支发源于丁香西岩、库山、林茶,一支发源于小河的芦岺和长丰的芦塘岺,两条水系在红石潭合流,到莘田畈便汇成了黄湓河。这条大河经张溪河汇入升金湖,过黄湓闸注入长江。
新中国成立前,黄湓河曾是莘田畈的黄金水道。河面宽广,平静而幽深的河水,载着点点白帆,通湖达江,直抵安庆;岸边渡口星罗棋布,连接着千村万落。莘田畈傍依黄湓河,比邻古徽道,水陆交通条件得天独厚,一度成为了交通枢纽。
自古以来,莘田畈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方便,多次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商贾聚集地。
隋唐朝时期,莘田畈人口稠密、良田千亩,已是远近闻名的“千烟村”。据《金田寺碑》记载,唐代的金田寺庙宇数百间,有近百僧人。每逢庙会,四方香客云集莘田畈,人流如潮,能折射出莘田畈早期的兴盛。清朝咸丰年间,因惨遭兵祸,莘田畈方圆百数十里之内,成了人烟寥落、荆棘遍布、满目蓬蒿的荒凉地区。到了同治、光绪两个朝代,长江以北的潜山、怀宁、桐城、望江等外籍居民纷纷向江南迁徙。于是,莘田畈一带人口激增,大片荒地得到了开发,水利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兴修,莘田畈成了不但盛产鱼米,又出产桐籽、木籽、芝麻等大宗土特产的富饶之乡。到了20世纪20年代,莘田乡已成为当时贵池县36个乡镇中最富裕的地方了。
随着生产的发展、水运交通的完善,再加上外乡居民经常往返于长江南北,这里富足的商品和山货便于转手出售,促进了本地商业发展,不少农户也弃农就商。在商业发展的鼎盛时期,莘田从事商业的竟有百户之多,沿街的杂货店、布匹店、糕饼坊、猪肉店、油坊、药房、面坊、饭店、客栈鳞次栉比,地摊摆成了“长龙阵”,人们日常需要的各色货物,应有尽有。莘田街成了一个商贾聚集、市面繁荣、生意兴隆的商场。商户们从东流县张溪镇、至德县的尧渡街等处组织货源,有的甚至到安庆、芜湖等地去采购,商品都由商户包租东流县金塔冯村的船只,经长江、升金湖、张溪、双河口水路运回莘田畈。此外,商户还收进十字、小河、丁香、莘田油料作物以及其他土特产,然后转运至安庆等地出售,这里因此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四乡农产品的集散之地。那时,莘田畈的黄湓河上到处是满载货物的船只,往来如梭,着实热闹。
莘田畈之所以声名远播,还在于它兼容了水村山郭的天生丽质。《莘田乡志》记载的“桂岭飘香”“犁山云横”“龟山夜月”等是有名的“莘田六景”。
桂花岭位于东至县高山乡与莘田畈交界处,山上密林间掩映着一条盘旋蛇行的石板路,路旁有数百棵桂花树,古老高大而又葱茏别致。每逢金秋时节,秋风徐来,桂花岭周遭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都沉浸在浓郁的香气里。山上的黄柿子、红山楂被染香了,满畈金黄的稻谷被染香了,姑娘们的秀发被染香了,就连黄湓河里的水草、鱼儿也被染香了……这便是妇孺皆知的“桂岭飘香”了。
犁山是莘田的最高峰,山势险峻,像一把锋利的犁头直刺青天。因山高林密、空气湿润,时常吞云吐雾,给人以“ 山在虚无缥缈间”的神秘感,故有“犁山云横”的美称。
那龟山呢,虽然又矮又小,但它非常奇绝。整个山儿是一块巨大的石头,黑苍苍的。明月高悬的夜晚,它像一个巨大的乌龟,静卧在旷野中,通体幽幽地泛着青光,给古老的莘田畈平添了一份神秘而又耐人寻味的灵气,这就是“龟山夜月”的来头了。
莘田畈的美,不仅在于山,更在于这里的水。
那时,犁山、桂花岭和黄湓河水系周边所有的大山小山一样,到处都是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千沟万壑里,溪流淙淙;悬崖峭壁上,瀑布闪闪。
黄湓河穿境而过,沿岸是蓊蓊郁郁的树林,树林的外侧是长廊般的绿草坪。那河水澄清碧翠,慢悠悠、静悄悄地流来,极像一个饱读诗书的女子,虽婀娜多姿,却又内敛含蓄;既大气磅礴,又温柔沉静。冬春之时,她那柔嫩的肌肤里升腾出白茫茫的河雾,把两岸的树林、原野和村庄都罩在梦幻般的童话里。夜半时分,金田寺里的古刹钟声低沉而又雄浑,随着河水流淌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