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14日
池州交警:汗水浇灌平安路

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机动车查验区,吴明和同事对一辆重型罐式半挂车进行仔细检查。
  □ 记者 潘欢欢 文/图
  豆大的汗珠不断从脸颊滑落,在脖颈处凝结成一道道白色盐渍;身上的反光背心被汗水反复浸透又烤干,留下深浅不一的斑驳痕迹……入夏以来,我市连续出现高温天气,最高温度超过40摄氏度。池州公安交警无惧“烤”验,战高温斗酷暑,守护群众平安出行。近日,记者跟随交警们的脚步,深入多个岗位,亲身体验他们在高温烈日下工作的艰辛。
  7月7日早晨7时30分,主城区东湖路与清风路交叉口,地面已被晒得滚烫。从防晒衣、防晒帽到面罩、墨镜、防晒手套,行人出行“全副武装”。负责这一路段日常勤务工作的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吴刚,已在早高峰的车流中来回穿梭了半个多小时。
  “您的头盔呢?骑电动车要佩戴安全头盔。”“天气热,就没有戴上。”吴刚将一名不佩戴安全头盔的驾驶人引导至路边,对其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不能因为天气热就忽视自身安全,戴头盔是为了在发生意外时保护自己的头部,去年这路口就发生一起事故,正是因为戴了头盔,骑手才没受重伤。安全这事儿,千万不能大意。”这名驾驶人听后,立刻从车筐里拿出头盔佩戴好,并诚恳地表示下次一定遵守交通规则,不再抱有侥幸心理。
  早高峰结束后,吴刚和同事们回到岗亭稍作休整。他脱下警帽,擦了擦鬓角的汗水,大口大口地喝水解渴。“这一天工作下来,我们每个人都得喝三四斤水。”吴刚笑着说,“习惯了,每个路面上的同事都是这样。要是怕热怕晒,当初就不会选择干这一行。”
  上午9时50分,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机动车查验区排起了长队,几名民警辅警正紧张忙碌着,查验岗高级查验员、民警吴明便是其中之一。
  对于吴明来说,“烤”验不仅来自骄阳,还有汽车引擎盖散发的热气。记者站在几辆等待检测的车辆旁,仅仅几分钟,就感觉皮肤生疼。只见吴明熟练地打开一辆车的引擎盖,一股夹杂着机油味的热浪瞬间扑面而来。
  “机动车查验区设在室外,排队的车辆熄火后,引擎盖温度最高能有60多摄氏度。”吴明擦了擦从额头流到后颈的汗水说,发动机部位狭窄黑暗,检查时,一不小心手就会被金属构件烫出水泡。只见吴明弯腰探身检测,将发动机钢印号、车辆识别号进行拓印存档,随后检查轮胎、车身颜色、座位等,并对车主提交的资料进行一一核实。接着,他打开车门,钻进闷热的车厢里,插入OBD(车载诊断系统)读取相关信息,确认车辆的技术参数。等他下车时,衣服已经被汗水浸湿。
  为了让车主少一些等待,车管所民警辅警从早上9时到下午5时不间断办理业务,平均每天查验车辆200余辆。吴明将身上湿透的工作服整理了一下,又转身检测下一辆汽车。
  离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记者一行来到石台高速路口。刚下高速,就看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五大队副大队长汪健和同事们正站在路口,拦停一辆又一辆过路车辆,不厌其烦地向驾驶员提醒:“师傅,安全带是否系好了?”“暑期车流量大,可别疲劳驾驶,要保持好车速。”汪健说,虽然这些话反反复复说了无数遍,只要司机们能听进去,都可能减少一起事故的发生。
  汪健从早上8点,就开始了当天第一趟全线巡逻。“暑期是游客来石台游玩的高峰期,周五和周末人还会更多一些,再加上最近的高温天气,所以接警率也有所上升。”汪健一边擦着额头上不断滚落的汗珠,一边对记者说。
  在巡逻过程中,汪健发现一辆河南车牌的货车行进线路不直,偶有压线,于是他迅速按响警铃追到货车附近,用对讲机对货车司机喊话道:“货车司机,不能犯困啊,你要是顶不住了,就到前面找个收费站下去休息一下。”
  在德上高速公路石台牯牛降服务区,汪健碰到了从石台自驾回江苏的一家人,看到车上有两个孩子,汪健特意跟孩子的父母强调疲劳驾驶的危险,并叮嘱后排的两个孩子也要系好安全带。“我们要让司机们意识到安全驾驶的重要性,只要他们能平安到家,我们苦点累点都值得。”汪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