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14日
巡回审判进乡村法治观念入民心
近日,县人民法院将法庭“搬”进被告人所在的村庄,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一起非法狩猎罪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庭审现场,国徽高悬,简易法庭里坐满了自发旁听的村民。法官敲响法槌,案件审理全程公开透明:案件被告人李某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使用禁用工具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除承担刑事责任外,公益诉讼起诉人要求其赔偿野生动物资源损失,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庭审中,合议庭围绕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及民事责任承担等焦点问题展开审理。经合议庭评议后当庭宣判,支持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全部诉讼请求。被告人当庭认罪悔罪,并表示愿意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
“在家门口看审判,才知道打几只野兔都可能犯法!”村民们在庭审中直观认识到,青阳县全域全年为禁猎区、禁猎期,使用铁夹、陷阱等工具狩猎将面临刑事追责与民事赔偿。庭审结束后,法官就地开展专题普法,重点明确青阳县禁猎范围、工具及法律责任,并延伸讲解非法狩猎举报途径。
此次巡回审判是县人民法院“审理一案、教育一片”司法理念的生动实践,将刑事审判与公益诉讼结合,把法庭设在案发地,既彰显了司法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定立场,也通过“沉浸式”普法让法治观念深入乡村。县人民法院将持续创新巡回审判模式,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用司法力量守护美丽青阳。
庭审现场,国徽高悬,简易法庭里坐满了自发旁听的村民。法官敲响法槌,案件审理全程公开透明:案件被告人李某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使用禁用工具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除承担刑事责任外,公益诉讼起诉人要求其赔偿野生动物资源损失,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庭审中,合议庭围绕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及民事责任承担等焦点问题展开审理。经合议庭评议后当庭宣判,支持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全部诉讼请求。被告人当庭认罪悔罪,并表示愿意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
“在家门口看审判,才知道打几只野兔都可能犯法!”村民们在庭审中直观认识到,青阳县全域全年为禁猎区、禁猎期,使用铁夹、陷阱等工具狩猎将面临刑事追责与民事赔偿。庭审结束后,法官就地开展专题普法,重点明确青阳县禁猎范围、工具及法律责任,并延伸讲解非法狩猎举报途径。
此次巡回审判是县人民法院“审理一案、教育一片”司法理念的生动实践,将刑事审判与公益诉讼结合,把法庭设在案发地,既彰显了司法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定立场,也通过“沉浸式”普法让法治观念深入乡村。县人民法院将持续创新巡回审判模式,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用司法力量守护美丽青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