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汪玉
7月9日下午,2025年安徽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女子U14组)决赛在淮南市举行。池州女足姑娘们以亚军的成绩创造我市青少年足球在安徽省最好成绩。这是她们继2024年获得省锦标赛季军后,又一次实现突破。
2022年,在贵池区教体局指导下,经过校园足球联赛和青训训练营的层层筛选,17名女生脱颖而出,组成贵池区女足代表队。该队由安徽踢客足球俱乐部负责日常管理。经过持续打磨,这支球队逐步成长为如今的池州市U14女足代表队。
回顾本次锦标赛征程,池州女足表现亮眼:先后以5:0胜宣城、9:0胜宿州、2:0胜安庆、3:0胜亳州、2:1逆转蚌埠,一路挺进决赛。
主教练魏晨在战胜蚌埠队的那场比赛中,忍不住泪洒球场。他清晰地描述起那关键一球:“关键时刻,10号章依阳中路拿球完成转身并精准找到前插的23号江缘希,由后者拿球推进到禁区内推射远角得分,完成逆转,这一刻全场一片沸腾,池州女足凭借顽强的防守,最终2:1战胜蚌埠队挺进决赛。”
尽管最终未能夺冠,但魏晨感慨地说:“我们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冠军。”为期6天的比赛中,有些队员正值生理期,但仍坚持上场,有人韧带拉伤、脚踝肿胀,也从未轻言放弃;由于赛程密集,部分场次替补人数较少,很多队员带着伤病咬牙坚持。
一切成绩出自艰辛,日常训练更是不易。学期中,队员们每周三、五放学后训练至晚上9点半,周末则安排早训和晚训。训练结束后,还要绕城跑步10公里,风雨无阻;在假期里,球队坚持进行高强度训练。为了更好地备战今年的锦标赛,在市教体局的组织和支持下,球队前往外地训练基地进行专业的集训,寒假期间的集训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前,“五一”假期期间还安排了为期四天的封闭训练。
“ 球队能坚持到现在,凝聚着太多人的支持与付出。”魏晨感慨地说,“家长们毫无怨言支持,市、区教体局协调日常训练的场地和后勤保障,踢客俱乐部联系国内优秀体能团队进行指导……没有这些保障,孩子们不可能走得这么远。”
起初,不少家长心疼孩子,担心她们吃苦。但看到孩子们展现出的拼搏精神,家长们渐渐由质疑转为坚定支持。
家长章健多年来主动承担球队的摄影和宣传工作,用镜头记录下孩子们的努力与成长。“送女儿踢球不仅让我们有了共同话题,更让我看到了她的成长,她在球场上磨炼出了坚韧不拔的品质。”另一位母亲吴小雪说,“我能做的就是全力支持她的兴趣,比如饮食方面参考教练建议,多准备鸡蛋、牛奶、牛肉等高蛋白食物,帮助她更好恢复。”
面对强队时容易紧张、缺乏自信,曾是池州女足的短板。为此,在市教体局的支持下,魏晨多次带队前往长三角地区交流切磋,通过实战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训练方式。
2024年夺得季军后,球队立即展开复盘分析,结合比赛视频,制定专项位置训练方案,逐个点评队员表现,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积累经验,辅以心理建设,球队整体气质发生明显变化——场上更加自信从容,团队凝聚力显著增强。
目前队伍中有15名队员是初中生,学业压力较大。为此,市教体局专门协调文化课教师随队集训,确保学习与训练两不误。
“我们已经准备好迎接更大的挑战。” 采访当天,刚从淮南载誉归来的队员们便马不停蹄投入训练,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明年她们将迎来四年一次的安徽省第十六届运动会。而这支年轻的队伍正蓄力待发,向着更高目标全力冲刺。
这份成长背后,是我市对青少年足球的深耕。近年来,市教体局扎实推进“三大球”青少年足球工作,举措务实有力。将足球纳入体育课程及课后服务,确保每周一课时,并通过常态化培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建三级竞赛体系以赛育人;建足球特色校,配齐教练场地,扶持优秀校;加大投入升级训练基地,保障集训赛事……一项项务实举措,正像阳光雨露般滋养着足球幼苗茁壮成长,让更多少年的绿茵梦想有了扎根土壤与向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