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15日
高温天气防暑攻略
  遭遇高温天气如何做好防暑措施?一旦中暑,如何急救?哪些错误要避免?这份防暑攻略,你要知道!
  6类人群易中暑
  老年人、户外工作者(快递员、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户外运动者、慢性病患者、孕产妇、婴幼儿。
  5种环境需警惕
  太阳直晒的露天室外;闷热、通风差的室内;通风差、温度高车间;未开空调的车内;人群拥挤、产热集中、散热困难的场所。
  这些症状都是中暑
  先兆中暑:口渴、乏力、多汗、头晕,体温正常或略微升高。
  轻度中暑: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心率加快,体温超过38摄氏度。
  重度中暑:高热、痉挛、惊厥、休克、昏迷等。
  重度中暑按表现不同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等3种类型。其中,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如不及时救治,可能危及生命!
  一旦中暑4步急救
  转移: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使患者平躺并去除全身衣物。
  降温:用冷水反复擦拭患者身体,扇风进行降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毛巾裹住冰块,敷在患者颈部、腋下、腹股沟处。
  补水: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以让其饮用一些运动饮料或加少许盐的冷开水。注意不要猛饮、多饮。
  送医:对于病情严重者,要立即拨打120送医救治。
  防暑牢记5多1少
  少外出:切忌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避免在10时至16时外出运动或劳动。
  多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喝水要“少量多次”,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多休息:保证睡眠充足,适当增加午休。
  多遮阳:如必须外出,要选择吸汗、宽松、透气的衣服,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和遮阳镜。
  多通风:确保室内通风良好,避免空调、风扇直吹身体。
  多留意:额外关注老人、小孩的身体状况,切勿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
  3个误区
  待在室内就不会中暑?
  中暑跟人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通风条件等相关,长时间待在密闭无风、高温高湿的室内也会中暑,老人、体弱多病者尤其要警惕。
  猛喝水就能解暑?
  一次或短期内大量饮水,可能会导致机体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也就是“水中毒”,严重者会出现昏迷。饮水注意要少量多次,适当饮用淡盐水、运动饮料等。
  可以直接冲凉降温?
  高温环境下,人体血管本就处于扩张状态,突然的冷水刺激不仅会造成血管收缩,引起心悸、头痛等不适,还可能诱发心绞痛,导致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应该等体温恢复、汗液干透或不出汗时再洗澡,且水温不宜过凉。
  安全使用“防暑神器”
  夏天,不少人使用杀虫剂、花露水、蚊香等灭蚊驱蚊产品,错误使用这类“防暑神器”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杀虫剂中,有一些成分属于助燃物质,遇到明火很容易燃烧,且燃烧剧烈。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各种花露水、驱蚊水,其主要成分是乙醇、水等,使用时也要注意远离火源。
  点燃的蚊香,要放置在金属支架上,不可放在木凳、床单等易燃物品旁。蚊香在阴燃时,火点最高温度可达700— 800℃ ,可将蚊帐、衣服、纸箱等易燃物引燃。 来源:应急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