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教体局为石台县七都镇高路亭村暑期托管班的孩子们送去羽毛球和篮球等体育活动器材。
□ 记者 唐馥娴
盛夏时节,池州大地暑气蒸腾,而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暑期托管班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为孩子们编织了一个个多彩、充实、有意义的暑期梦。
非遗润童心
7月7日,石台县七都镇高路亭村委会议室里,童声清亮,省级非遗石台民歌《采茶歌》的旋律悠扬响起,拉开了高路亭暑期托管班的序幕。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著成的带领下,孩子们一字一句学唱民歌,仿佛置身于那片生机勃勃的茶山之中,感受着先人的智慧与情感。
“ 民歌是我们石台的‘活化石’,每一首都藏着故事。”杨老师的话语中充满了对传统的热爱与传承的责任感。而高路亭暑期托管班并未止步于非遗传承,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市教体局送来的羽毛球拍和篮球,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体育活动器材,鼓励他们在运动中强健体魄、培养团队精神。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古民居研学、高路亭锅巴制作等活动,更是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
“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们的学业,更要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市教体局相关负责人的话语,道出了高路亭暑期托管班的教育理念。在这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五育并举实现了完美融合,为孩子们的成长铺设了一条多彩路。
青春伴成长
7月2日上午,贵池区马衙街道碧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欢声笑语不断,第一届公益性暑托班在这里正式开班。来自池州学院的9名大学生志愿者,用他们的知识和热情,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充满乐趣与挑战的暑期学习乐园。
英语课上,“趣味配音”“单词接龙”游戏让孩子们笑声不断;数学课则以生活实例切入,引导孩子发现“ 买菜中的数学之美”。红色歌曲课上,《少年中国说》的旋律激昂响起,大学生们讲述歌曲背后的革命故事,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心理安全课上,情景剧模拟网络诈骗,教孩子们识别陷阱,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大哥哥的课太好玩了!”一名学生高举手里的“防骗小卫士”贴纸开心地说。而大学生志愿者们也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收获了成长与感动。“这些孩子很聪明,只是缺少机会和平台。”志愿者李慧敏感慨地说,“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窗。”
碧山社区暑托班不仅解决了家长看护难题,更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活力。在这里,青春的光彩与孩子的成长实现完美交汇,共同书写了一段美好的夏日记忆。
服务全覆盖
在石台县,除了高路亭村的特色非遗托管班外,石台金山阳光幼儿园也为2至7岁的幼儿提供了温馨而有趣的暑期托管服务。色彩斑斓的墙壁、温馨舒适的教室、丰富多彩的游乐设施,以及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的托班、小班、中班和幼小衔接班,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快乐成长的乐园。
“ 我们为暑托班的孩子们制定了详细的营养食谱,确保他们每天都能吃到健康、美味的食物。”幼儿园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同时,丰富的游戏活动和集体教学活动,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与此同时,市直幼教集团也于7月4日起开展暑期托管服务,杏花村幼儿园、翠微苑幼儿园、百荷幼儿园3个教学点同步启动。各园依托特色资源,精心安排每日活动,手工、国画、阅读、跳绳、打击乐及幼小衔接活动等应有尽有,以游戏化教学激发幼儿探索、合作与学习能力。
而在青阳县蓉城镇,龙子口社区的“童心筑梦”暑期托管班同样引人注目。这里不仅提供学业支持、兴趣培养等常规课程,还创新性地引入保证金制度,激励学生全程参与。更重要的是,一群充满活力的大学生志愿者成为孩子们的假期陪伴者,用他们的知识和热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
此外,东至县、青阳县其他社区也纷纷行动起来,推出各具特色的暑期托管班。如东至县尧舜社区的“安全成长乐园”、东至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免费社团课程、青阳县朱备镇的“蓓蕾学堂”……一场场关于爱与成长的实践正在全市各地展开。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传承到五育并举的全面实践,从大学生志愿者的倾情奉献到社区资源的创新整合,我市正以实际行动展现着教育为民的温暖力量,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安全、有趣、有意义的暑期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