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16日
公益诉讼让153栋古建筑重获新生
□ 记者 陈淑芬
阳光透过陈平古居的三色玻璃,在地面投下斑斓光影;半边丘古民居的天井重新引入自然光,让人遥想昔日品茗听雨的惬意……7月2日,在青阳县陵阳镇所村村,33栋修缮一新的清代及民国时期古民居静静矗立,一场“古民居保护成果”听证会在此进行,见证公益诉讼检察力量守护文化遗产的显著成效。
一年多以前,这些古民居梁架腐朽、门窗破损、屋面渗漏,甚至存在坍塌风险。作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所村村现存33栋传统建筑,其中20余栋被列入池州市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性建筑目录、5栋为青阳县历史建筑。去年5月,青阳县检察院开展徽文化文物遗产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时,发现了这些古民居的困境。经过深入走访调查,他们进一步了解到,除了所村村这33栋古民居外,全县还有120栋传统建筑同样亟需修缮保护。
“ 如果不及时介入保护,这些珍贵的古建筑将化为历史的尘埃,消失在后人的叹息中。”承办检察官——青阳县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蒋景俊介绍,发现公益诉讼线索后,他们迅速启动立案调查,对全县古建筑的破损程度、历史价值以及周边环境进行实地勘察和全面评估,并与相关部门沟通交流。在摸清受损情况和保护需求后,于去年7月、8月向青阳县住建、文旅等部门制发了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精准聚焦建立古建筑档案、制定科学修缮方案等关键环节,确保这些珍贵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检察建议不是‘一发了之’,我们全程跟进监督,推动相关部门全面履行文物保护监管职责,争取资金、启动修缮,确保每一分保护投入都用在实处。”在“检察监督+部门联动”的高效协作下,经过近一年的紧张施工,153栋传统建筑修缮工程于今年6月顺利完工。修复后的古民居,安全稳固、风貌如初,既消除了渗漏坍塌风险,又保留了历史韵味。
听证会上,池州学院皖南民俗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谈家胜仔细察看后点赞:“此次修缮既用了现代技术加固,又保留了徽派建筑的精髓,三色玻璃、天井设计这些细节都守住了,这才是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他建议后续可对古民居的建筑技艺进行系统记录,形成文字档案留存。
听证员们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后展开评议,一致认为所村村古民居修缮工作达到预期效果,同意检察机关对该案结案。受邀担任听证员的青阳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晓为补充道:“保护不是终点,建议建立定期巡查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小问题。同时,可以在充分保护的前提下,探索将部分古民居适度活化利用,发挥其经济和社会价值。”
“ 检察机关以法治之力守护历史文脉,既是法治中国的生动注脚,更是文明传承的检察担当。”青阳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吴仙桃表示,将持续深化徽文化文物遗产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把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珍爱尊崇之心,化作以高质效履职保护文物古迹的实效,让更多文物活起来,让更多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发展。
阳光透过陈平古居的三色玻璃,在地面投下斑斓光影;半边丘古民居的天井重新引入自然光,让人遥想昔日品茗听雨的惬意……7月2日,在青阳县陵阳镇所村村,33栋修缮一新的清代及民国时期古民居静静矗立,一场“古民居保护成果”听证会在此进行,见证公益诉讼检察力量守护文化遗产的显著成效。
一年多以前,这些古民居梁架腐朽、门窗破损、屋面渗漏,甚至存在坍塌风险。作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所村村现存33栋传统建筑,其中20余栋被列入池州市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性建筑目录、5栋为青阳县历史建筑。去年5月,青阳县检察院开展徽文化文物遗产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时,发现了这些古民居的困境。经过深入走访调查,他们进一步了解到,除了所村村这33栋古民居外,全县还有120栋传统建筑同样亟需修缮保护。
“ 如果不及时介入保护,这些珍贵的古建筑将化为历史的尘埃,消失在后人的叹息中。”承办检察官——青阳县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蒋景俊介绍,发现公益诉讼线索后,他们迅速启动立案调查,对全县古建筑的破损程度、历史价值以及周边环境进行实地勘察和全面评估,并与相关部门沟通交流。在摸清受损情况和保护需求后,于去年7月、8月向青阳县住建、文旅等部门制发了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精准聚焦建立古建筑档案、制定科学修缮方案等关键环节,确保这些珍贵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检察建议不是‘一发了之’,我们全程跟进监督,推动相关部门全面履行文物保护监管职责,争取资金、启动修缮,确保每一分保护投入都用在实处。”在“检察监督+部门联动”的高效协作下,经过近一年的紧张施工,153栋传统建筑修缮工程于今年6月顺利完工。修复后的古民居,安全稳固、风貌如初,既消除了渗漏坍塌风险,又保留了历史韵味。
听证会上,池州学院皖南民俗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谈家胜仔细察看后点赞:“此次修缮既用了现代技术加固,又保留了徽派建筑的精髓,三色玻璃、天井设计这些细节都守住了,这才是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他建议后续可对古民居的建筑技艺进行系统记录,形成文字档案留存。
听证员们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后展开评议,一致认为所村村古民居修缮工作达到预期效果,同意检察机关对该案结案。受邀担任听证员的青阳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晓为补充道:“保护不是终点,建议建立定期巡查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小问题。同时,可以在充分保护的前提下,探索将部分古民居适度活化利用,发挥其经济和社会价值。”
“ 检察机关以法治之力守护历史文脉,既是法治中国的生动注脚,更是文明传承的检察担当。”青阳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吴仙桃表示,将持续深化徽文化文物遗产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把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珍爱尊崇之心,化作以高质效履职保护文物古迹的实效,让更多文物活起来,让更多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发展。